主動股基沒幾只賺錢
最高收益為5.25%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近300只主動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9.01%,正收益的基金沒幾只。
具體來看,上投摩根醫療健康以5.25%的收益率暫居首位,建信穩健、南方新興消費分別以4.60%、4.30%的收益率暫列第二、第三位,諾安策略精選、金鷹信息產業A分別以3.61%和1.12%的收益率位居第四和第五位。
得益于10月中下旬以來的一波反彈,多只主動股票基金的凈值表現較10月底明顯提升。以表現居前的基金為例,金鷹信息產業A過去1個月凈值漲幅為7.21%,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同期凈值漲幅為4.79%。
整體看,主動股票型基金業績分化較大,同期基金凈值最大跌幅達到44.34%,首尾業績相差近50個百分點。
中郵尊享收益率
暫居偏股基金首位
與倉位要求嚴格的主動股票基金相比,相對靈活的混合型基金今年整體收益要好于前者。
數據顯示,2300多只混合型基金前11個月平均收益率為-11.27%,其中,實現正收益的有430多只,占比超過15%。剔除大額贖回、超迷你基金等因素,有44只混合型基金年內收益超過5%,6只超過了10%。
其中,中郵尊享一年定期以15.64%的收益率位居第一,上投摩根安豐回報A以14.79%的收益率緊隨其后,富國新動力A以11.80%的收益率位居第三。此外,富國精準醫療、嘉合磐石A、長安鑫益增強A等年內收益率均超過10%。
由于11月份大盤呈現持續震蕩格局,業績居前基金與上月相比凈值變化普遍不大,富國精準醫療和中郵尊享一年定期凈值漲幅相對明顯,分別為4.57%和2.67%。
整體來看,作為主動權益類基金最大一類,混合基金中有1380多只產品前11個月虧損超過10%,多只基金因重倉中小盤成長類個股,凈值跌幅超過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