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金”保殼出新招
修改基金合同謀轉型
最新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產品被稱為“迷你基金”,但是“迷你基金”距離其清盤還有一定的距離。根據相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2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目前,基金的最新資產凈值可以通過三季度末的基金份額及最新基金單位凈值測算,經過《證券日報》記者測算,截至12月4日,基金資產凈值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有1030只;而基金持有人數量的數據僅在基金年報和基金半年報中披露,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持有人數量達不到200人的基金有692只。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迷你基金”的數量也僅僅是估計數量,部分產品也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以來迎來基金規模或基金持有人數量的快速增長,而原本基金資產凈值在5000萬元以上或基金持有人數量在200戶以上的基金也有可能在近日淪為“迷你基金”。長期基金資產凈值在5000萬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在所難免要面臨保殼的問題,吸引新的資金或投資者前來申購是一種選擇,選擇修改基金合同謀求轉型也成為一種新的選擇。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近日,有諸多“迷你基金”對基金合同中清盤條款進行了修改。如上海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近日發布公告稱,將就旗下一只混合型基金召開持有人大會,修改合同。此次公告正是要對此項“觸發清盤”條款進行修改。該基金公司擬將基金直接“觸發清盤”修改為“基金轉型、合并或清盤,并召開持有人大會表決。”除此之外,也有基金公司對轉型條款進行了新的設定。如國投瑞銀歲增利(原國投瑞銀歲增利一年期定開債基)就在此前發布公告稱,某個開放期屆滿時,出現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任何一種情形時,該基金將轉型為債券型基金,不再以定期開放的方式運作,也不需要召開持有人大會的程序。
想了解更多資訊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