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在投資上更加注重價值底線,這使得那些隱含外延預期、跌破增發等類似因素的超跌股成為機構挖掘的重點對象。部分基金經理認為,在二級市場直接買入定增破發股,相當于在一級市場定增上“折上折”買股,這樣的投資機會或四年等一回。
一些基金經理認為,年底場內資金容量大致支持A股持續窄幅震蕩,場外利率下行為有利條件,市場波動將維持低位,年底解禁壓力較大。考慮到監管風向,價值防御的風格恐難逆轉,因此品種選擇上更加注重風險控制,跌幅巨大而基本面略有特色,或隱含外延預期、具有增發因素的品種正成為當下機構調研的熱點。如銀華基金、國泰基金近期調研了股價跌幅較大的探路者 ,在此次調研過程中,上述機構投資者主要圍繞探路者在體育業務上的布局,尤其是體育業務的外延收購方面。與此同時,博時基金 、華泰柏瑞基金等公司則在近期實地調研了另一股價調整幅度很大的暴風集團。此外,理邦儀器 、智慧松德 、聚飛光電等超跌嚴重的上市公司也都紛紛迎來基金的調研。
某種程度上而言,由于市場缺乏足夠的上漲動力,而機會更多的是超跌股的修復性上漲。因此,超跌股尤其是定增破發的品種已被基金經理視為年底操作的主要對象。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上海證券報》強調,通常上市公司并不愿意讓參與定增的機構出現大幅損失,這會有損上市公司的美譽度,同時影響公司下一次資本運作。因此,這些超跌嚴重并跌破增發價的公司便可能是當下的最佳投資標的。
“目前定增破發可選標的豐富。類似的定增破發情形曾出現在2008年、2012年,究其原因,是牛市中實施定增的上市公司較多,遇到市場調整后紛紛跌破定增價。”融通新趨勢基金經理何天翔解釋。
上述基金經理認為,在二級市場直接買入定增破發股,相當于在一級市場定增上“折上折”買股,這樣的投資機會或四年等一回,目前正是布局的好時機。據2011年—2016年的測算數據顯示,破發幅度20%至首次回增發價平均需要118個交易日;在定增破發幅度20%時買進去,持有解禁時賣出,平均收益率為 47.4%。這說明,破發股票修復價格的動力比較強。
何天翔介紹:“結合現階段市場環境,以二級市場破發股票為投資池,通過量化的方法選擇破發個股,有望帶來更好的收益。量化的方法緯度比較多,包括破發的幅度、破發股票解禁時間、增發方案的條款、公司基本面、市場情緒等情況。同時結合多因子策略,再輔以一級市場定增策略參與定增,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量化精選基金經理王平曾向記者強調,理論上而言,挖掘那些六個月、三個月或一個月顯著跑輸同類或者跌幅最為明顯的品種,實現正收益的概率通常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