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升溫,以及內地金融監管的不斷升級,內地銀行業前景備受矚目,而有機構預測目前的利率環境正在改善,將會更加有助于內地大銀行的發展,反而讓小銀行日子難過了。現在內地銀行業受到日趨嚴格的監管評估,而且盈利模式也是在調整定型當中,那么今明兩年是否可以平穩的度過呢?國內的銀行業整體的盈利的情況還是不錯的,但是它的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了,在過去一年里,銀行的盈利增長達到了雙位數,但是從2016年的年報來看,多數銀行都是為了保證盈利不下降為目標,即使增長也只有個位數的增長,銀行已經過了快速增長期。現在四大行的年利潤動輒是上千億元,未來增速肯定會出現下降。
金融去杠桿可能會影響到未來銀行的利潤率水平,以及銀行的盈利增長速度,預計未來兩年銀行可能會保持現在的盈利水平,可能很難出現比較大的回升。銀行現在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要控制壞賬率,因為現在經濟處在轉型期,傳統的一些產業面臨著退出,有些企業的經營狀況不佳,這樣的話可能會造成銀行的壞賬率提升。在國內推出債轉股就是為了解決未來可能提升的壞賬率,這一點是內地銀行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
現在內地銀行有一個新規定,要求銀行的理財產品必須要逐層穿透,登記至最底層資產和負債信息,目前有人說這應該是對內地銀行一個非常重大的打擊,因為之前就是有很多的金融資金就是透過這樣的渠道轉移到房地產。但是現在被打擊以后,對于接下來銀行理財的行為是如何來看呢?現在對銀行理財監管是越來越嚴,首先對于銀行理財不能夠剛性兌付,要買者來承擔收益和風險。而不能有銀行的信用來進行背書,更不能用國家的信用來進行背書。這是回歸到理財的本源。另一方面就是對于一些杠桿率比較高,衍生過比較多次的產品進行嚴格監管,層層穿透,防止金融風險無法控制,這樣來做可能會影響銀行規模的擴大,所以對于銀行理財進一步做大會有一個很大的影響,對于銀行業的盈利增長也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但是現在嚴格監管也是非常必要的,前幾年金融創新比較多,出現了一些亂象,從而造成了一些投資者上當受騙或是造成了資產縮水,對于這些亂象的處理有利于引導理財業務重新回到市朝,我認為對于銀行業的發展應該是短空長多的。
近期A股市場的大跌主要是受到金融去杠桿的影響以及對一些題材股炒作的嚴格監管。上證指數還是在一個區間震蕩的范圍內,3000點到3300點。大盤在接近3000點的時候,遇到了比較強的支撐,市場自身就具備糾偏的力量。這次金融去杠桿主要是針對于債市,樓市還有銀行間市場,并不是針對于股市的。股市的下跌更多的是反映了恐慌的心態,而這一輪下跌的結構分化特別嚴重,銀行、白酒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不僅沒下跌而且還創了股價的新高,而小盤股和題材股的跌幅已經超出了30%。周二大盤出現了V型反彈,創業板指數上漲了2%以上,創了這幾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這說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所提升,投資者信心也有所恢復。現在不能說大盤已經出現了反轉,但是大盤已經跌到了一個階段性的底部,后市再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已經比較小了。
板塊方面,雄安新區的概念股近期表現不錯。之前我提出來一個觀點,“并不是所有的概念股都是概念,并不是所有的價值股都有價值”。我們看到所謂的雄安新區概念股,它并不是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投資。根據現在的規劃,可能會把大概現在北京的400萬人搬遷到雄安新區,將來可能有上萬億元的投資,現在已經有幾十家央企表態要搬到雄安新區。所以它是一個搬遷的概念,并不是從零開始慢慢發展。這樣以來,將來會有上萬億的投資投到方圓200公里的雄安新區,這樣以來雄安新區的一線受益股可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在第一波炒作之后,該板塊就出現快速下跌,很多個股幾乎把第一波上漲跌回來了。現在對于一線的受益板塊,比方說像水泥,地產以及消費等,我一直建議大家可以在調整的時候來進行抄底。現在來看,雄安新區概念股,特別是一線受益股有比較長期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