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盤持續殺跌,盡管有銀行、保險、石油等權重板塊護盤,但其余板塊基本全線飄綠,多數中小創股價已跌至滬指2200點左右價格。值得一提的是,市場殺跌過程中量能仍大,且并無明顯承接力量,暗示市場做多意愿不強,基金認為即使出現反彈也屬于市場情緒的短期修復行為,系統性機會難尋。
從基本面來看,益民基金研究部總經理胡彧指出,4月份信貸數據超預期,為前期“經濟一季度見頂,隨后逐季回落”的謹慎背景增添了一絲亮色,昭示了金融層面的監管并未傷及實體經濟,而是引導資金逐漸脫虛向實。反映到二級市場,代表著基建和一帶一路的、低估值的建筑板塊經過調整后仍在下跌,說明市場對于經濟的預期依舊謹慎。
胡彧表示,當前上證成交量持續萎縮,市場對于大盤藍籌的情緒依舊未能充分修復,而寄希望于中小創為主導掀起一輪新的行情,顯然還為時過早,因此情緒和市場的修復目前更傾向于是短期、結構性的,中期看系統性機會依舊沒有出現,自上而下建議繼續保持謹慎.
消息面上,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意見》部署了八個方面的重點改革任務。具體包括:放開上游、進出口管理體制、管網開放、促進下游配售環節競爭、推進氣價繼續市場化、油氣公司國改、儲氣庫建設、油氣安全。其中“管網開放、儲氣庫建設、氣價市場化”值得關注。
華商基金行業研究員莊嘉赟表示,《意見》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天然氣改革仍為重點。雖然短期內不會對行業產生巨變,但是時間放眼到“年”的維度,或可預期到進口氣的增加、行業基礎設施的完善、工業用氣價格的下降,這些將利好天然氣行業的發展。能夠進口天然氣的民營企業、擁有儲氣和渠道的企業、提供相關設備的企業和相關貿易物流公司將有望受益于行業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