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松口”超期未募集基金可暫緩或延期募集話音剛落,5月25日,博時富和純債債券型基金率先在業內發布了暫不募集公告。公告顯示,博時富和純債債券型基金原定募集時間為5月26日-8月25日,為充分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公司決定暫不展開募集,具體募集時間另行公告。
據了解,博時富和純債債券型基金于2016年11月28日被監管準予募集,即將臨近6個月募集大限。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這只基金產品為博時基金旗下“富”字輩系列純債產品中的一只,疑似委外定制基金。不過博時基金相關負責人否認了委外定制基金的說法,并表示只是一只普通的純債型基金。對于博時富和純債債券型基金暫不募集的原因,博時基金表示,批文和發行之間有時間差,股債市場瞬息萬變,產品發行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另一方面此前監管下發了超期未募集新規,公司積極配合響應。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就在不久前,監管向基金公司下發超期未募集新規,根據新規要求,對于超期未募集基金產品,允許基金管理人自行選擇是否延期募集。延期募集的,應當及時提出延期募集備案申請;不再延期募集的,應當做出相關專項承諾,后續不再啟動超期未募集產品的發行,超期未募集新規的下發令基金公司去庫存高壓下緊繃的神經得以緩解。
對于基金暫停募集的原因,盈碼基金研究員楊曉晴表示,通常情況下,由于基金募集參與方的原因或不可抗力,導致公司不能正常接收投資者的認購申請,另一方面,不景氣的市場行情不適宜該類基金的發行,或者市場上僧多粥少造成的渠道擁擠,也會加大基金募集難度,基金公司為防止募集失敗可能會采取暫停募集的方法。暫停募集給予基金公司更多的時間來尋找保障募集成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金募集的渠道壓力,未來也將會有更多的庫存基金效仿博時富和純債債券型基金暫緩基金募集。
事實上,自去年底,證監會對基金公司清理超期未募集基金的監管舉措逐漸升級。為防止盲目上報造成積壓產品過多的現象,監管層向多家基金公司下發“窗口指導”,要求短期內上報新產品數量超過10只的基金公司需出具書面反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