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港股收漲,外圍部分市場假期休市,大市交投偏淡靜。而恒指過去一周主要沿著10天均線反復揚升,突破了25500點阻力位,走勢維持一浪高于一浪,本周一再創25744點的逾22周新高。當前技術指標向好,恒指重心不斷上移,“五窮”魔咒已打破,資金涌港趨勢仍然迅猛,下個目標或暫望26000點,操作策略上可考慮逢低短線看好。
美股上周顯著彈升,道指連漲六個交易日,納指、標普則連漲七個交易日并創下歷史新高,完全收復了前一周特朗普政治危機引發的大跌幅,重返強勢格局。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好淡不一,但市場反應平淡。美聯儲5月會議紀要大致符合預期,6月升息概率較大。內地A股過去一周展開技術反彈,但市場做多動能有限。金融監管力度未減,經濟基本面亦未改善,投資者更多謹慎觀望態度。端午節假期因素,港股上周雖延續上升浪,大市交投卻有所削減及港股通渠道提前暫停,近幾日成交額已跌落至700億港元以下。衍生市場方面,認股證過去一周每日成交跌破100億規模,牛熊證則維持約30至40億港元水平。
恒指牛熊證資金流方面,上周恒指牛證出現約166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部分倉位換至收回價較高的牛證,而熊證則獲得約1.17億港元資金凈流入,資金傾向在恒指52周高位時建立淡倉。街貨分布方面,截至上周五,恒指牛證的街貨分布在收回價24500點至25300點附近,過夜街貨相當于約3580張期指合約;至于恒指熊證,街貨集中在收回價25700點至26300點之間,合計相當于約3740張期指合約。
行業資金流數據方面,期內信息科技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獲得約635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汽車股板塊得到約297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相關認購證,內銀股板塊獲得約294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相關認購證,交易所股板塊得到約16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相關認購證。 權證引伸波幅方面,指數權證引伸波幅呈現下跌,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比前一周下跌了0.7個波幅點至12%,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下跌0.9個波幅點至15.2%;個股板塊方面,信息科技股的引伸波幅比前周顯著上升約2.7個波幅點;電訊股的引伸波幅變動不大;國際銀行股的引伸波幅下跌0.7個波幅點;內銀股的引伸波幅表現不一,由急升4.7個波幅點至下跌0.8個波幅點不等;內險股的引伸波幅上升0.8至2.5個波幅點。
權證作為一種衍生工具,其引伸波幅會參考正股的歷史波幅,如果正股歷史波幅下跌,相關權證的引伸波幅也很大可能跟隨下跌,權證價格因而也會下調。在買賣權證的過程中,發行人會透過不同的對沖活動去平衡風險,比較常用的方法是通過買賣場外期權。若市場預期大市的波幅降低,場外期權的價格會相應作出調整。而從成本及競爭的角度看,若場外期權引伸波幅(對沖的成本)下調,權證的引伸波幅或遲或早也會跟隨作出調整,相反若場外期權波幅上升,權證的引伸波幅或遲或早也會跟隨上升。如在牛皮市況下,投資權證的難度會相對增加,投資者可考慮選擇一些長年期、貼價的權證,這類權證引伸波幅敏感度較低,可減低引伸波幅變動對權證價格所構成的影響。不過在牛皮市況下也應當考慮值博率,嚴格控制入市資金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