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減持新規落地后首個交易日,也是5月份的收官戰,滬指表現依然是不溫不火,早盤一度上漲逾1%,之后震蕩回落,最終收盤僅是小幅收漲0.23%,收報3117.18點。兩市合計成交3891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
從月K線上看,5月份滬指累計下挫1.19%,月K線自2015年夏天股災以來,首度遭遇“三連陰”。
5月27日,證監會修訂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度舾梢幎ā穼p持制度進行了補充、完善,并對交易所加強減持監管提出了明確要求。隨后滬深交易所立馬跟進,馬上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規填補了此前減持相關規定中未提及的包括定增減持、大宗交易減持在內等諸多“漏洞”。
毫無疑問,減持新規有利于減少大股東減持對市場的沖擊、提振市場信息,促進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東方財富網進行了本周市場網絡調查,了解廣大網友對此的看法。
規范大股東減持如何影響股市?東方財富調查結果顯示,有44.4%的網友認為規范大股東減持,對于股市是重大利好;有33.2%的網友認為此消息對于股市是一般利好;還有22.4%的網友覺得規范大股東減持對于股市基本沒影響。

對于個股下跌和大股東減持是否密切相關的問題,東方財富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0%的網友認為個股下跌和大股東減持是密切相關的;有13%的網友認為股票的下跌與該股大股東是否減持沒有密切聯系;還有7%的網友表示說不清。

對于是否會買入大股東減持的股票的問題,東方財富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2.8%的網友認為自己是不會買入大股東減持的股票;有10.9%的網友表示說不清楚,視情況而定;僅僅只有6.3%的網友表示會買入遭遇大股東減持的股票。

綜合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多數網友對于減持新規的發布,看法比較樂觀的。近五成網友將其視作重磅利好,而逾八成網友不會買入遭遇大股東減持的股票,并認為個股下跌與大股東減持有密切聯系。
網友情緒不難理解,近期市場低迷,大盤走弱,很多投資者選擇觀望或者徘徊,情緒頗為悲觀。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金融去杠桿后續仍將有所推進,但催生更悲觀預期的概率已經不高,A股市場估值已經回落至歷史均值偏低水平,從中長期投資的角度,在前期連續下跌過后更多企業正在顯現價值,建議長線投資者可以考慮逐步增加配置力度,關注“跌出來”的機會。
如今的市場,如何危中尋機,利用一些積極的信號提早布局,趕在春天到來之前提前埋伏,考驗著投資者的智慧,而此次減持新規能否緩解投資者的悲觀預期?
此前,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解讀稱,新政細則堵住了四個超級大漏洞:1)90天內集中競價減持不超1%;2)大宗交易減持不超2%;3)離職半年不準減持,每年不超過25%;4)減持前后要公告使大股東再也不能偷偷摸摸地減持。堵住了這四個大漏洞,使減持變得相對有序,保護了投資者利益。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表示,監管層給A股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出臺細則規范大股東及持股5%以上股東的減持行為,這一方面減少了大股東減持對二級市場沖擊,同時體現了監管層對A股的呵護態度,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廣發證券認為,本次減持新規主要針對近1年以來大股東減持“亂象”而推出,未來大股東通過非集中競價減持、定增減持、過橋減持,或者利用內部信息優勢“精準減持”等資本套利手段獲得超額利潤的空間會進一步收窄,推動大股東更多向實業經營回歸。
對于后市,天風證券徐彪看好次新股。他指出,新規加入對于持有IPO股份的股東的限制,3個月減持不得超過公司股份1%。這一限制有利于減輕次新股的解禁壓力,此前市場對于次新股板塊這一方面的擔憂相應會得到緩解,疊加次新股過去兩個月從頂部調整超過30%,目前看,已經迎來不錯的反彈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