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從歷史上產業資本增減持的數據來看,其對于A股的走勢具有極強的領先性。而近期產業資本“增持潮”起,則成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據記者了解,隨著產業資本在資本市場的定價話語權逐步提升,已有不少基金公司配置研究員著重研究跟蹤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現象。多位基金經理強調,需要研究產業資本增持的真實目的,區分到底是真看好還是純忽悠。
產業資本進場的邏輯
近期產業資本凈增持逐步增加。據國金證券統計,從5月31日到6月6日,產業資本累計增持38.03 億元,累計減持22.61 億元,這意味著,產業資本累計凈增持達到了15.42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每一次產業資本大幅增持后,都對應了市場的企穩反彈或是牛市起步。事實上,在本次減持新規出臺之前,已經出現了產業資本較為明顯的增持跡象。天風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在更多減持被新規限制后,產業資本的增持相對于減持而言,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市場短期的企穩和反彈可以期待。
朱雀投資也認為,減持新規表明,監管層從政策面引導長期價值投資,判斷超跌的績優股和優質成長股將會有更多大股東增持,產業資本增持有利于市場信心的恢復。
滬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產業資本的行動確實對金融資本具備較強的參考意義。在其看來,產業資本對經濟、行業、企業運行狀況應該掌握一手信息,因此對股價的判斷力可能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就后市而言,他認為,上證指數大概率會在3000點附近獲得支撐,而在三季度有望展開一輪行情,因此近期也在逐步進行調倉換股。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資本增減持的力量扭轉時,市場往往出現拐點。但天風證券研究統計,最終能否形成牛市的趨勢還有賴于企業部門手中是否有充足的資金(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增速),去繼續加大股票資產的配置比例。
據天風證券統計,自2007 年以來,企業部門對自己股票的增持行為曾經7 次觸發了股票市場買賣雙方力量的逆轉,但其中5 次的逆轉之后,A 股市場反彈的空間和時間都比較有限。而另外2次持續時間超過一年、指數漲幅超過1 倍的反彈,只分別發生在2009 年和2014至2015 年,而恰恰在這兩個階段,企業部門資產負債表中有大量的現金,使得“炒股票”的力度快速加強。
區分真看好還是純忽悠
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其他原因故作姿態,僅僅是單純從重置成本考慮,那么,從產業資本的角度可能表明部分公司股價已經跌到了值得介入的價位。在其看來,在產業資本增持的個股中淘金,首先需要篩選出業績穩定增長的個股,此外還需要剔除那些股東存在股權質押平倉壓力以及為了增發破發股進行保駕護航的個股。
重陽投資認為,股東凈增持公司的數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市場的向下調整中有部分優質公司已經進入了價值區間,公司股東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公司未來業績的信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獲重要股東凈增持的公司數量較前期明顯提升,但是近期增持額相對前期并未有明顯增長,因此從股票需求角度看,重要股東增持上市公司能否對全市場的流動性乃至風險偏好產生顯著影響還需要持續觀察?!绷硗猓仃柾顿Y認為,在重要股東增持公司的動機方面也需要考慮部分公司存在爭奪控制權的背景,以及部分相關股東存在股權質押平倉壓力因而增持股票以穩定股價等情況,看好公司未來業績可能并不能解釋所有股東增持公司股票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公司出現了“兜底增持”的現象。東方財富證券分析師認為,一些上市公司的“兜底增持”的動機或不純,有些股東存在質押的情況,有些存在業績不佳、現金流為負的問題。上市公司股價最終還是需要回歸到業績層面,單憑喊口號是不可能持續推動股價上漲的,并且從發布公告到員工實際買入尚存時間差,最終實際買入金額也不確定,甚至還可能有違約的風險,遠不及股東自身真金白銀的增持行為。
就布局方向而言,一家私募公司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高管開始增持公司股票,而增持的行業多出現在文化傳媒、畜牧養殖、農業、醫藥、環保、公用事業等幾個行業。上述行業今年來走勢較為疲弱,而從估值水平來看,已經下跌到近年來的低點,業績增長穩定,機構持倉比例也低,具備走出持續上行走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