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1月底,共有112只90后私募基金經理掌管的產品納入排名統計,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為-1.3%。雖然整體收益未能翻紅,但在各類策略業績表現并不突出的1月,仍有兩只90后基金經理“操刀”的產品分別斬獲股票策略亞軍和管理期貨策略季軍。
股票策略成主流選擇
與多數私募“前輩”一樣,股票策略產品是90后基金經理們的最愛。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在90后私募基金經理執掌的112只產品中,股票策略產品有62只,占比超過五成;復合策略以21只的數量緊隨其后;而宏觀策略與事件驅動策略產品僅有1只,不僅數量單薄,成立時間短,業績表現也是差強人意。
細分來看,90后私募基金經理執掌的股票策略產品1月份平均收益率為-1.4%,低于私募排排網納入統計排名的4982只股票策略基金-0.80%的平均收益。在90后私募基金經理掌管的產品中,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僅有21只,占比為三成,最大虧損為-12.4%;收益率在10%以上的產品僅有1只;收益率高于1%的產品為7只。
總體來看,雖然90后私募基金經理管理的股票策略產品平均收益落后于整體數據,但也不乏亮點。比如榕果投資旗下的榕樹一期,今年1月一舉奪得股票策略收益的亞軍,執掌“帥印”的基金經理李學健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一名標準的“90后”。
數據顯示,李學健管理的榕樹一期在今年1月斬獲了24.6%的投資回報。值得一提的是,大盤在1月10日至1月16日的五個交易日內,大跌2.46%,同期榕樹一期的凈值卻逆勢上漲2.51%。
在90后私募基金經理中業績同樣出彩的,還有朋錦中天的黃嘉。黃嘉管理的朋錦宏圖1號不僅在今年1月獲得管理期貨策略季軍,還在2016年11月和12月的排名中分列第六和第一。據了解,該產品采用系統化趨勢策略,交易周期相對較短,較少隔夜持倉,且回撤程度較小。
高學歷疊加海外背景
翻看這些90后基金經理的簡歷可以發現,他們大都出身名校,擁有海外背景。資料顯示,在23位90后私募基金經理中,除1名學歷不詳、1名為大專學歷,其余全部為本科、碩士及博士學歷。這意味著90后私募基金經理里高學歷背景占比高達九成以上,遠超前輩們。從畢業院校來看,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比比皆是,英國愛丁堡大學、巴黎第九大學、英國杜倫大學等海外名校也赫然在列。
有別于不少前輩的非科班出身,這群90后私募基金經理大都來自金融學、金融數學與精算、金融管理等科班專業,或者是統計學、計算機等行業關聯度高的專業。以黃嘉為例,他擁有倫敦大學商業金融碩士學位,以及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數學與金融統計專業學士學位,曾獲英國高等數學金獎,擅長多種量化策略。
在從業經驗上,公開數據顯示,23位90后私募基金經理從業時間跨度較大,最早的可以追溯到2003年,迄今已超10年;部分90后私募基金經理卻還是職場新手,2016年才入行,至今從業經歷不足1年。而大部分90后私募基金經理的從業時間集中在3年以內,2013年、2014年及2015年進入私募行業的90后基金經理累計達到16人,占比接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