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來表現搶眼的“漂亮50”行情,近來迎來小幅逆轉。以美的集團、海康威視、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為代表的標桿股以及銀行、建筑裝飾等板塊,開始出現調整,而前期超跌的軍工、有色金屬及新興成長板塊走出強勢反彈行情。
接下來行情會如何演繹?記者調研顯示,機構整體看淡超跌股的反彈行情,認為成長股整體估值依然很高,多數中小創個股遠沒調整到位,但長線資金可以逐步布局部分細分行業的真實成長股,相對比較確定的機會在二線藍籌股。
中小創板塊整體估值依然不低
從市場表現看,最近幾個月來的極端分化行情出現逆轉,銀行、家電、食品飲料等前期領漲的龍頭白馬股紛紛調整,前期超跌的軍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板塊開始反彈,部分超跌股反彈幅度搶眼,市場開始關注接下來市場風格是否開始轉換的話題。
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多數機構并沒有參與超跌股的反彈行情,而是在依托概念反彈的標的中撤退,轉而逐步買入具有業績支撐的二線藍籌股或者布局細分行業的龍頭股。主要邏輯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估值水平看,中小創板塊整體估值依然不低,長期看其整體估值無法依靠業績表現去兌現。受此前快速下跌的市場行情影響,中小創板塊階段性反彈或許有一定的市場機會,但是在整體趨勢向下的行情中,機構投資者仍保持謹慎。
其次,從資金取向看,此輪反彈的重點是具有相對確定性的板塊,例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機構看來,這些長期趨勢向好的板塊值得關注,估值處于合理區間就可以重點參與。
最后,在部分機構看來,從市場情緒看,歷史數據顯示,超跌股如果沒有時間沉淀,此類個股在大幅反彈后大概率還會掉頭向下,尤其是在當前市場已經轉向傳統價值投資理念的情況下。
二線藍籌股或是較優選擇
延續此前尋找“確定性”的原則,當前機構比較看好的依然是價值藍籌板塊,布局重點主要圍繞三大領域。
首先是二線藍籌股。在滬上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看來,受藍籌白馬股的大幅飆漲帶動,價值投資理念在機構中占據上風,短期內飆漲幅度過大的龍頭股接下來有調整壓力,而部分沒有受到市場重視的二線藍籌股有望接力上漲,成為接下來市場的主要進攻方向。
從資金來源看,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影響力逐步加大,散戶正逐步退出市場,而機構投資者大多追求穩健增長。從機構接下來的布局策略看,飆漲過的白馬藍籌股,接下來向上空間已經被壓縮,而沒有業績的成長股后市依然大概率下行。因此,二線藍籌股或是較優選擇。
其次是估值合理、股價滯漲并且業績確定的部分藍籌板塊。主要包括醫藥生物、航空等板塊,其中醫藥生物板塊長期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并有新醫保目錄等政策刺激,滯漲的龍頭醫藥股將會有較好機會;航空業則迎來需求持續增加、油價下跌、人民幣貶值憂慮緩解等多重利好的共振,具有估值優勢和航線優勢的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等航空龍頭將會顯著受益。
最后是部分細分行業龍頭股。滬上某私募績優基金經理表示,在最近幾個月的市場調整中,部分績優成長股受到市場風格拖累,估值已經跌到合理區間,當前已經進入布局階段。他指出:“如果連續三至五年業績都能增長20%,那么四五十倍的估值也是可以接受的。現在部分細分行業龍頭股估值基本合理,可以進行左側布局先行買入,如果有極端行情導致恐慌性大跌,就是加倉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