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隔26個月之后,私募的平均倉位又回到八成以上。華潤信托最新報告顯示,7月份,私募平均股票倉位上升5.3個百分點,達到82.3%,是近兩年的最高倉位水平。其中績優私募的調倉換股幅度比較大。截至7月末,績優私募在金融服務行業加倉21.6個百分點,同時減持醫藥生物14.8個百分點;對大盤股的平均配置比例達到76.9%,小盤股平均配置比例僅有5.3%。
數據顯示,入選華潤信托中國對沖基金指數的195只私募產品7月末平均股票倉位為82.3%,比6月末上升了5.3個百分點。而上一次私募倉位超過80%是在2015年4月牛市尾聲之時。
上周市場出現回調,但大多私募表示并未因此減倉。多位私募人士表示,在3000點左右不需要靠降低倉位,而是通過選股來防風險。
在平均倉位達到八成的基礎上,績優私募的倉位更高。前6個月累計收益排名前25%的私募,平均股票倉位達到85.3%。報告還顯示,績優私募在7月份還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倉,增持了電子、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信息服務、商業貿易等,減持了醫藥生物、信息設備、綜合、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行業。行業持倉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私募基金重倉的前五大行業為:醫藥生物、金融服務、食品飲料、機械設備和電子。
從行業配置看,7月末私募平均持倉最高的行業是醫藥生物,持倉18.9%,業績排名前25%的私募平均持倉最重的行業是金融服務,持倉比例達26.6%。全體私募平均倉位增加較大的行業是電子,比例上升3.3個百分點;平均倉位降低較大行業是醫藥生物,下降了2.5個百分點。績優私募平均倉位增加較大行業是金融服務,比例上升21.6個百分點,平均倉位降低較大行業是醫藥生物,比例下降14.8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7月私募減倉大盤股,加倉中小盤股。雖然配置比例最高的仍是大盤股,占比58.1%,但較上月末下降了3.9個百分點;小盤股平均配置比例為13.6%,較6月末上升1.3個百分點。而績優私募的操作則與之相反,他們繼續加倉大盤股、減倉小盤股。具體來看,業績在前25%的私募對大盤股的平均配置比例達76.9%,較6月末上升3.7個百分點;對小盤股的平均配置比例僅有5.3%,較6月末下降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