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據相關報道,最近一些國有大行傳遞出新的訊號:銀行資金對股市熱情大增。
有兩家國有銀行已經開始行動了,工行、建行近期均已下放部分私募白名單權限至各分行,分行能夠依據各自地區實際情況,自主確定私募合作公司。這將進一步提升銀行與私募的合作意向,更多相應的產品也有望發售。
201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7000億元的資金投向了銀行的理財產品。比上半年IPO加再融資的總額還要多。伴隨著一行三會對資管行業的全面監管,通道業務作為之前銀行資金重要的投向之一,已然被堵。在約束通道業務的同時,委外資金空前增加。一邊是資金端的添加,另一邊是資產端的收緊,壓力叢聚。從銀行層面看,這么多資金投向什么?
據相關報道稱,銀行一方面對通道的存量業務按要求自查,對增量則處于觀望狀態。同時,部分銀行各個業務條線在快速增加權益類資產的配置。
與私募合作便是其中一項。
“近期感覺私募產品在跑步進銀行,銀行對私募的合作意愿大大提升,發了許多產品。也進一步提高了對私募公司的調研頻率。”一位華南私募人士表示。
早在2012年,應銀監會相關要求,各大行紛紛把銀行私募“白名單”定奪的權限上收至總行。很長一段時間來,一般都由各總行資金運營部定奪。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更是比較嚴格遵守這一規則。
分行按照名單,去和名單內陽光私募公司合作發行產品。與名單之外的私募基金合作,分行則需要上報總行審批。據某大行人士透露,以往狀況來看,由分行上報申請的私募公司很難獲批。
“但近段時間,工行、建行各分行取得了更多權限,分行可以自主定奪白名單,只需報上去總行‘像家長過目一下’即可。”一位商業銀行私銀部人士稱。
以上就是銀行與私募合作的相關資訊,了解更多基金理財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原標題:工行建行下放私募白名單權限 銀行資金跑步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