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伴隨著市場熱度上升,機構調研不同于前幾個月的扎堆藍籌股、白馬股,8月以來機構開始全面轉向中小創——目前,機構調研量最多的20只個股中僅有2只來自主板。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風險偏好有一定提升,同時中小創個股經過兩年多的估值重塑,在目前階段已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私募密集調研
“現在市場預期比較一致,私募倉位都非常高,不少中小型私募滿倉入市。市場復蘇尤其是中小創強勢反彈,給大家帶來信心?!鄙钲谝晃凰侥既耸勘硎?,目前對短期內市場信心非常足,不僅以高倉位運作,同時此前還對不少中小創個股進行布局,其中幾只個股的近期市場表現都非常不錯。
事實上,上述私募對中小創的青睞并不是個例,市場對中小創個股的熱情正在不斷升溫。數據顯示,6月份機構調研數量最多的上市公司是美的集團、廣汽集團等主板個股,但自8月以來,機構調研方向幾乎全面轉向中小創個股,目前機構調研量最多的20只個股中僅有2只來自主板。
在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前10家上市公司中,僅有華東醫藥一家為主板上市公司,其余9家全部為中小創,其中調研機構數量超過百家的公司有6家,分別為歌爾股份、匯川技術、科大訊飛、中航機電、科華生物、碧水源。
據了解,前往參與歌爾股份調研的機構數量最多,達到了358家,其中不僅有各大券商以及基金公司,同樣還云集了不少的知名私募,諸如上海重陽投資、星石投資、淡水泉、深圳展博投資等。
從調研數據來看,不少私募界的調研“勞?!蓖瑯蛹性谥行?。淡水泉和星石投資自8月以來調研的公司均在20家以上,且絕大部分為中小創公司。比如,淡水泉8月以來調研了24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小創公司達到20家,占比超8成。
深圳一位投資行業人士表示,雖然調研數據不意味著各家投資機構對當前行情的態度,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目前最關注的一些領域和可能會做出的一些投資決策。
星石投資表示,公司從上半年開始布局一些業績較好、內生增長動力強且出現超跌的行業和公司,如傳媒、電子、通信等,目前看都取得了一定的業績回報。
績優真成長股受青睞
星石投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中小創走勢向好是業績、估值和市場情緒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內生業績增長強勁,盡管今年中小板和創業板半年報整體業績增速較一季度有所下滑,但如果剔除個別變化較大的龍頭公司和外延并購的影響,其實創業板業績不但沒有像表觀增速那樣出現下滑,反而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可見創業板內生增長動力強勁。二是估值水平相對合理,經歷過去兩年的調整,中小創的估值水平已回落到平均水平和中位數以下。三是市場情緒升溫,兩融余額連續
提升,顯示市場風險偏好的情緒性升溫。從機構調研的中小創公司來看,多數均是績優真成長股。如歌爾股份,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9.7億元,同比上升52.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9億元,同比上升51.6%。分析人士認為,歌爾股份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將繼續快速增長,顯示聲學器件升級及VR行業需求快速成長,公司作為聲學器件龍頭企業,必將充分受益于智能硬件中聲學器件的產品升級。另外,公司積累的光學設計制造、傳感器設計制造、3D封裝方面的經驗使得公司成為電子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