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至善基金了解到,成立于1976年的“私募鼻祖”KKR也一直積極以股權投資方式和通過各種資產類別參股中國企業,如食品安全、環保、金融、醫療和教育等產業。KKR近年來也開始在中國擴張業務領域,如跨境并購和國企重組,最近一宗受市場關注的交易是,協助海爾收購及整合通用電氣的全球家用電器業務。
記者獲悉,KKR于2017年5月完成了亞洲三期基金的募集,募資總額達93億美元,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一支私募股權基金。截至2017年8月1日,KKR在中國已完成了26筆投資,涵蓋了從私募股權到房地產的多個投資領域。
近期,KKR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也對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充滿活力,并持續提供眾多具有吸引力的機會,使我們能投資于有能力在各自領域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領先企業的公司。如今,KKR在大中華區內的重點商業中心均設有辦公室,這使得我們能處于更有利的地位,協助被投企業及企業家們充分發揮潛能、并在國際市場上一爭長短。”
私募聚焦中小企業轉型機遇
就外資私募而言,除了KKR、黑石這類大型私募,部分中型私募看中的是尋求中國企業的控股權,并抓住中小企業的轉型機遇。
“我們的亞洲基金更多聚焦中小型企業,中國占了1/3。近年來,東南亞中小型企業面臨著轉型窗口期,很多企業雖然做得不錯,但如果還要再進一步就面臨瓶頸,因此需要對外吸收國外經驗和引入外資的企業管理專長,把中小型企業發展成下一個全國性龍頭。從中,外資私募也可以獲利。” 沈道威對記者稱。
據悉,泰山投資已經通過其亞洲基金,獲得了遠譽的控股權,瞄準了中國廣播廣告增長的機遇。我們至善基金,發現許多投資者缺乏對私募基金的相關知識,甚至在投資中遇到騙子跑路,財產損失。至善基金采取一些措施規避關門倒閉的風險,幫助投資者防范流氓騙子跑路。
“廣播廣告是近年唯一逆勢增長的傳統媒體,其穩健的行業增長為私募的投資奠定了最基本的保證。另外,遠譽也是中國全國性廣播廣告領域的領軍企業,依托優質頻率資源和廣闊的頻率覆蓋范圍,獲得了整合行業的潛力,能夠逐步實現利潤的超額增長。”沈道威對記者稱。
據調研與咨詢機構凱盛融英介紹,廣播廣告是近年唯一保持穩定增長的傳統廣告媒介,其規模在2016年達到122億元人民幣。中國廣播廣告行業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長,行業規模在2019年將達到162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如今中國企業對于外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中國的每個市場行業在7-8年前都有很大增長空間,可能只要依賴董事長的能力,就能有20%-30%的增長,或是上市成功后就能盈利。因此,早前中國企業對于外資私募的訴求可能就是資本注入。” 沈道威告訴記者,“如今增速開始放緩,因此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從競爭對手那邊拿來更多市場份額,成了中國企業的關注點。因此,在合作談判時,企業更多問外資私募的問題是——你們能為企業帶來多少附加值?”
他表示,中國企業看的不再純粹是估值,而是附加值,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市場正在不斷成熟。對于外資私募而言,通過入股或獲得控股權,可以深度介入企業的管理和發展,也能從企業的長期轉型和發展中獲得更多收益。關注至善基金,遠離流氓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