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財道訊,我們都知道,私募大佬親自調研上市公司可不是常有的事,一般情況他們不會親自出馬的。但自2017年以來,國內幾名知名的私募大佬親自到上市公司的調研,自是引起市場一片驚呼。
愛財道小編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最新的調研信息來看,其中,原“公募一哥”王亞偉5月份一反常態,親自調研了天邦股份(002124);“私募教父”趙丹陽再度調研大華股份、海康威視;姜廣策調研了正海生物、楚天科技。鴻道投資孫建冬今年再度親身到訪*ST華菱、東易日盛。
王亞偉5月份調研實際上系皖籍投資者回鄉參觀走訪上市公司,并對天邦股份子公司漢世偉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位于馬鞍山市和縣的母豬場及配套的生態農業園進行了參觀。與王亞偉同去的私募小伙伴有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準錦投資總經理戴德舜,趣時資產董事長章秀奇,岳海資產總經理方俊;公募小伙伴有銀河基金總經理助理、股票投資部總監錢睿南,圓信永豐基金首席投資官洪流。
另外,大華股份(002236)曾公開披露的1月10日和1月11日的投資者活動關系記錄表,調研機構包括前海赤子之心資本、拾貝投資及中信里昂證券CLSA,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這也是赤子之心首次調研,調研人員正是趙丹陽;此外,拾貝投資的調研人員為其旗下基金經理。趙丹陽屬于中國投資界最早開始實地調研的那一批投資人。他早年投資高速公路、家電等股票時,親自去路口點數通過的汽車數量,甚至深入家電商銷售渠道,搜集一手銷售數據和發貨批次等信息。
一般來說,調研上市公司的途徑很多,有電話調研、投資者互動平臺溝通、直接到上市公司拜訪、參加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和公司管理層直接溝通等。一般而言,年度股東大會的調研形式比較正式,而且公司比較重視,管理層人員也比較集中,往往能得到比較理想的信息。個人投資者調研上市公司,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也沒有那么難。但作為私募大佬親自調研上市公司,往往會受到市場的一些其他解讀。對于私募大佬們關注的股票,也讓我們投資者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