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行業傳奇大佬葛衛東:財富達150億元
葛衛東通過期貨市場發家成名,現任上海混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雖然轉型為私募基金領域,但是其私募基金仍然主要投資在商品期貨上。
葛衛東資歷老,操作手法兇猛,業績優秀,江湖尊號“葛老大”,2000年開始做期貨,兩次爆倉,2004年迅速崛起,成為期湖中一代梟雄,血雨腥風十幾載,自稱“沒有對手”。不過,做了十幾年的期貨交易,葛衛東卻建議投資者,倘若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去接受失敗,千萬不要嘗試期貨交易了,絕對不適合。
畢竟期貨市場過分大起大落。比如2016年,葛衛東便因其混沌資管基金的業績跌幅慘重,多次被市場推至輿論的焦點。但觀察葛衛東今年的胡潤排行榜中的表現,財富相對于去年漲了25%達到150億元,名次也相對于去年提升25位至第216位,業績或許已經有所收復。
他曾經多次介紹他的混沌理論,精髓就是結果的不可預見性和過程的可推導性。“混沌理論教育我們永遠不要高估自己,永遠對市場要有敬畏之心。影響市場的因素太多,任何一個微小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市場走勢的巨大變化。對于市場,我們需要評估的東西太多太多,我想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都應該明白自己面對市場所決定的角色。但是根據混沌理論,有兩點是對我們投資者有利的,一是市場永遠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前進,其二,我們雖然不能保證我們目前投資的結果,但我們能推測出現這種結果的大致概率。”
葛衛東曾經分享過做期貨的三個重點:“第一,對基本面的研究;第二,人的洞察力——信息不是優勢,洞察力才是優勢;第三,心態,心理素質其實有很大一方面是天生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期貨業傳奇的:“葉大戶”“濃湯野人(林廣袤)”等并未上榜,可能是由于數據不夠公開所致。
百億私募掌舵人裘國根:身家70億元
裘國根是重陽投資的掌舵人,1993年以經濟學碩士學位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后加入君安證券。1996年在深圳開始自己的職業投資生涯,2001年轉戰上海,創辦重陽投資。一向低調行事的裘國根,長久以來默默地積累著個人的財富,早在2008年,早以14.6億元的身家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328位。目前重陽投資是國內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資產規模早已超過200億。今年裘國根夫婦則以70億元的身家上榜胡潤富豪榜。
裘國根曾經分享過他的投資“軍規”,基金君摘取6條分享給大家:
1. 不要過度看重短期收益率。 投資成功的第一要義是避免大虧,投資界的成功要義是“不要虧損不要虧損還是不要虧損”。高爾夫比賽中的最后贏家不一定是頻現小鳥、老鷹,但切記打爆。投資人也是如此切記打爆,大虧。 平庸和精彩交替的結果是驚人的復合收益率。
2。不要片面理解有效市場假設。歷史和辯證地看。市場短期的有效性很低,市場長期的有效性非常高。投資者行為決定短期股價,基本面決定長期股價。投資和交易的四個層次: 看長做短、看長做長、看短做短、看短做長。
3。不要迷信“股神”,將短期成功中的偶然因素當成必然因素。投資上沒有“超人”,不同的投資人看未來的眼力盡管有差異,但這種差異是有限的。
4。不要用當前去度量未來。投資市場的歷史上,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目前的PE市場又是一個很好地案例。
5。股市上的“短視”時尚。在議論和評價一個人時,遠見和短視的褒貶明確,但在股票市場,短視往往被當成一種時尚,或被簡單拔高到方法論層面。短線高手恰恰很好地利用了大眾的短視心理。
6。將對沖簡單看成鎖定風險的手段。有效對沖必須考慮的兩個關鍵要素,阿爾法和流動性。(流動性幫助你活下來確保犯錯的時候可以調頭可以走, 很多人死掉因為流動性出了問題。 但是活下來之外還要發現預期差。)理性投資切忌成功學和陰謀論。
同時,他還給進入資管行業的新人建議:方法+勤奮。成功的投資人需要具備一定稟賦,但更重要的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積累積累再積累, 才能在預見未來上領先別人。
此外他表示,一個優秀的分析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一定的思辨能力。優秀的投資管理人除了上述三個能力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風險偏好,過人的抗壓能力并在研究上善于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