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私募投資港股的熱情高漲據記者了解,2017年新發股票私募產品投資范圍多數涵蓋港股通,不少私募在投資港股中斬獲頗豐。除了通過港股通買入,內地私募還可申請9號牌,發行境外基金(美元基金)買港股。
據統計,目前持有有效9號牌照的內地證券類私募已有18家公司。去年8月,老牌私募展博投資發行了首只境外基金,開始布局海外市場,2017年取得年化15%的收益。中大型私募出海,加大全球化配置,已然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4、洋私募
2017年中國私募業迎來了首批外商獨資私募證券管理人,洋私募也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的里程碑之一。目前,已有10家外資機構獲得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
2017年1月初,海外資管機構富達國際宣布,下屬富達利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正式獲準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成為國內首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機構。該公司5月份在中國發布首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富達中國債券1號私募基金”。
截至目前,已有富達、瑞銀、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順、路博邁、安本、貝萊德、施羅德10家外資機構獲得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
5、監管完善
隨著私募行業的繼續擴容,監管也在不斷加強,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落地。
2017年7月1日,《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對私募行業意義重大,要求私募要“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并實施雙錄,保護投資者規范私募發展。
2017年8月底,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私募行業監管的頂層設計有望落地,將成為《證券投資基金法》以外專門規范私募行業的法律效力最高的規范性文件。
此外,2017年,各地證監局對328家私募機構開展專項檢查,83家私募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基金業協會也在年內先后出臺多項新規,繼續完善私募自律監管體系。獲取更多基金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