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高凈值人群都是怎么進行資產配置的?日前,清華大學發布的《2018中國高凈值人群財富白皮書》就給出了答案,90%的高凈值人群購買股權私募,且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投資趨勢的改變,即高凈值人士正在減少類固收產品的配置,增加股票基金的配置。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是亞太地區財富增長最強勁的國家,去年一年財富的總值增加了1.7萬億美元,達到29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同時,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是全球第一,達到3.85億人。在這樣巨大的財富市場面前,未來的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行業將走向何方,不妨一起來看一看。
私募股權已成主流資產
現在的高凈值人群都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其實可以歸納為越來越趨向于一個新興行業、年輕的、創業者。這個高凈值群體趨于成熟,對風險的承受的能力也在增強。
報告顯示,有90%以上的高凈值人群都配置了私募股權基金。其中23.7% 的高凈值人士的配置比例超過30%,有7.8%的高凈值人士配置比例甚至超過50%,且2018年以來已有超六成的高凈值人士新增了私募股權投資品,配置比例基本在20%-30%。可以看出私募股權正在從“另類”資產變為“主流”資產。
此外,調研顯示,未來計劃增配私募股權基金的高凈值人群遠多于計劃減配人群。其實,從中基協的數據也可以看出私募股權的發展趨勢,截至2018年2月底,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的總規模達到了7.27萬億元,占到12萬億私募總規模的61%左右。短短兩年時間增長了將近118%。
究其原因,報告認為,高凈值人士對于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等新經濟十分看好,并愿意增加相關股權投資資本的投入,這必將帶動相關主題的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從而強有力的推進各個行業的迅速進步。
股票基金配置正在回升
前面我們也提到,報告中指出了一個重要的投資趨勢的變化,即高凈值人士正在減少類固收產品的配置,增加股票基金的配置。
報告顯示,接近兩成的高凈值人群計劃在未來進一步減少類固收產品的配置。事實上,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高凈值人士配置了大量固收類產品,不過,隨著類固收產品的風險調整回報下降,高凈值人士開始逐漸減少對這類產品的配置。與此同時,近60%的高凈值人群計劃在未來增加公開市場配置,這個比例顯著高于上次調研時的結果。且計劃減少公開市場配置的人比上次調研時要少。
最近兩年,高凈值人士對股市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報告顯示,2015 年股指從高位回落之后,高凈值人群整體減少了公開市場基金的配置,尤其是以往配置比例超過50%的,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這種改變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股市 2017 年之后的賺錢效應。在 2017 年結構性的慢牛行情下,有相當一批股票基金獲得了比較好的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對股市樂觀的高凈值人群可能并非僅僅基于對股指漲幅的預期,而是通過配置優秀的管理人或基金經理的基金,享受到行業和個股的結構性機會。例如 2017 年上證綜指的漲幅只有 6%,但不少優秀的基金獲得了遠超股指表現的收益率。
很多人好奇,究竟高凈值人群配置股票基金的實際比例是多少?報告指出,目前接近一半的高凈值人群的公開市場基金配置比例為11%~30%,另外有三成的人配置比例為0~10%。
報告顯示,2015 年股市大波動之后,由于對于股票市場不確定性的擔憂和對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逐漸了解,投資者開始增加固定收益資產配置的比例。不久之后,監管部門出臺破剛兌政策以及資產新規出臺,類固收產品收益下降,高凈值人士在這方面的配置逐步減少。投資端的偏好轉變也必將推進實體經濟融資結構的轉變,固定收益類的融資比例逐漸下調,同時權益類的融資隨之上升,這也有助于推進實體經濟去杠桿的進程。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調整升級階段,在新經濟結構完全建立前,將股權基金投資于規模企業,推動技術創新,培育先進生產力,那么最終投資者將獲得長期發展的紅利。加之政府的支持、創業環境的改善及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均表明私募股權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