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看似日子并不好過。一方面,受市場影響,私募頻頻出現踩雷事件,而在業務規范上,因違規,私募拿到的罰單也越來越多。二者背后,恰恰是私募規范化運作的最好風口。
記者獲悉,同樣的信用體系建設還將覆蓋到更多類型的私募管理機構,例如針對私募股權與創投私募機構的信用標準也已處于醞釀狀態。
私募行業體檢時代到來
記者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獲悉,5月7日,去年就在籌備構建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會員信用信息報告(下稱信用報告)功能,已在中基協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下稱報送平臺)上線。
根據安排,信用報告將從合規性、穩定度、專業度和透明度四個維度記錄證券類私募機構的信用情況。作為中基協會員的證券類私募機構可通過報送平臺查詢其信用報告,同時可將該報告與合作機構、投資客戶予以共享,但不得用于公開推介;而私募基金投資者也有權向管理人索要信用報告。
記者同時獲悉,面向私募股權和創投類私募管理人的信用信息報告體系也處于醞釀之中。多位私募股權人士表示,私募股權機構的體檢要素可能與眼下上線證券類機構有所差別。
5月8日,一位接近中基協的母基金機構人士透露,在私募類型不斷豐富的情況下,包括母基金在內的各類私募都有望迎來“體檢報告”的覆蓋。
私募“體檢”詳解
包含合規性、穩定度、專業度和透明度四大維度、15項子指標的信用體系正式在證券類私募機構上所應用。
中基協表示,自2018年5月7日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會員可根據報送平臺按季度自行查閱自身的信用信息報告。
記者獲悉,部分被記載的信用指標維度較細。例如在合規性指標中,私募機構及從業人員近三年來受到的行政處罰、自律處分等記錄將被記錄;而在穩定度方面則將會對私募機構股權結構、員工離職率、管理規模等信息進行記錄。
同時,指標還將基金經理可追溯執業年限、總人數、運行三年以上私募基金規模納入專業度考核。
記者獲悉,信用報告同步上線的證券類私募機構約有1000多家。
為防止信用信息被篡改,中基協采用二維碼等技術手段防偽。
“相關合作方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掃描信用信息報告頁面的防偽二維碼(每7天更新一次),核實該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會員的信用信息報告的真實性。”中基協表示。
該報告并不涉及優劣等價值判斷,僅僅作為供給私募管理人信息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