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私募行業的分類登記是“證券、股權”二元化時代,而隨著監管的不斷升級,資產配置管理人呼之欲出,這意味著資產配置成為私募機構分類登記選項之一的日子正在加速臨近。未來,私募行業將從傳統的“證券、股權”二元化分類登記時代邁向分類多樣化時代,這為豐富私募產品類型創造了制度條件。
資產配置管理人呼之欲出
中基協在日前的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上聽取了有關增設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有關事項的報告,此舉意味著私募機構的“資產配置管理人”分類或正呼之欲出。按照現行私募登記安排,私募機構的投資運作必須專注于自身所屬類型;而資產配置類私募出爐的意義,則在于其可跨越多種底層資產,促進私募市場品種的豐富化。中基協提出,對具有跨不同投資類型資產配置需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會員機構,研究增設‘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人類型及相應的私募基金類型,待有關實施細節明確后,盡快對外發布相關登記備案要求。
資產配置管理人類型的確立,能夠起到兩方面作用,首先是實現該類私募機構對全市場品種的覆蓋。在現行制度下,私募機構分類登記主要體現為針對場內品種的證券類私募和針對場外資產的股權類私募,而在去年4月份私募登記系統升級后,某一類型私募管理人需對其所屬業務進行“專營”,而不得發起其他類型產品。但在資產配置類型下,全市場的投資品種均有可能被其覆蓋。其次,資產配置管理人類型的確立能引導渠道機構成為受托人,進而強化銷售機構的受托責任。
業內人士認為,第三方財富時代導致渠道機構對私募基金的募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如果僅是代銷關系,那么產品出問題后的法律責任歸屬將沒有那么清晰。相反如果能賦予渠道機構資產配置管理人的身份,那么這些渠道既能通過管理人的身份強化自身形象,也可以將代銷內化為受托管理,強化渠道機構的受托職責。
私募產品類型的豐富化
資產配置管理人并不是監管層豐富私募產品條線的終點。據悉,監管層亦曾對母基金、房地產等不同領域的私募管理類型進行研究探討。業內人士認為,私募母基金成為一類管理人類型的可行性相對較高。而隨著私募機構類型的增多,現行的證券、股權二分法的私募分類登記機制也將逐漸成為過去。
事實上,私募母基金早前就已被諾亞、恒天等不少第三方財富銷售機構所嘗試,而不少母基金機構也與中基協建立了溝通機制;同時,不少地方政府發起產業引導基金時,也往往采用私募母基金這一形態。不過截至目前,私募母基金尚未在私募備案系統中成為一種管理人類型。之前的私募專營是規范行業亂象的初始形態,在行業規范后,為私募產品類型的豐富化創造制度條件,既是尊重自律監管規律、滿足市場化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產品類型規范化管理的要求。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