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關于信托業的頂層設計也在逐步健全。鄧智毅表示,2017年2月,銀監會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在京舉辦信托公司條例立法座談會,爭取在3月底形成“國務院法制辦征求意見稿”,進入正式征求意見環節。其次,銀監會還根據業務風險實質,將信托業務分為債權信托、股權信托、標品信托、同業信托、財產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資產證券化、事務信托八大類,正式啟動信托業務分類制度建設。此外,去年新頒布的慈善法專設“慈善信托”一章,亦明確了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由信托公司擔任,支持信托本源業務發展的制度環境不斷完善。
在風險防控操作方面,銀監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信托公司風險監管工作的意見》,并強化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監測,同時,研判風險態勢,研究應對預案,提高風險應對的主動性和前瞻性。
通過準確界定各類業務內涵實質、明確各類業務風險防控要點、對同類業務統一監管標準等制度安排,進一步促進回歸信托本源。在此基礎上,《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辦法》出臺,評級結果與業務市場準入直接掛鉤,將分類監管落到實處。
日前,為進一步提升信托監管專業化水平。監管層已經加強了對信托行業的重視,尤其是在風控體系的建立上,監管層也提出了不少有效建議,給信托行業風控體系的完善帶來了重要的指引。目前信托行業還在不斷發展,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繼續關注喲!
近幾年,信托公司充分發揮制度優勢,主動回歸業務本源,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優勢,資產規模穩步增長,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信托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充分利用其業務經營綜合、靈活、敏銳的特點,以市場化方式聚集社會資金,通過多方式運用、跨市場配置,將社會閑置資金引入實體經濟領域,支持實體經濟“三去一降一補”,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自1979年重新恢復經營以來,信托業走過了30余年的改革與發展歷程。2007年,銀監會修訂發布《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破解了多年來影響行業發展的功能定位難題。自此,信托業步入穩健發展軌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發展的同時,信托行業也實現了風險水平整體可控,抵御風險能力增強。鄧智毅表示,信托業過去習慣“一條腿走路”,片面強調業務的快速拓展,“規模意識”、“速度情結”根深蒂固,風險管理簡單粗獷,因而屢屢陷入了“大發展——大整頓”的怪圈。近年來,行業深刻吸取了歷史教訓,普遍重視公司治理機制和內控機制的建設,積極構建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科學風險管理體系,“講風控”的文化正在逐步形成,信托業實現了風險可控下的穩步發展。
“首先,信托風險化解的力度不斷加大。”鄧智毅透露,截至2016年末,信托風險資產余額1175.39億元,比2016年初增加202.09億元;風險率0.58%,比2016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其中,2016年度共化解518.11億元信托風險資產。其次,信托行業積極清理非標資金池,備受關注的證券投資信托也得到規范發展?!敖刂?016年末,證券投資信托資產余額為3.7萬億元,同比增長5.33%;其中,結構化偏股型證券投資信托資產余額3914.65億元,傘形信托已基本清理完畢?!痹俅?,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增強,也讓行業“安全網”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在整體架構上,銀監會初步構建了“一體三翼”的監管體系,協調信托業協會、中國信托登記公司、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促進監管有效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