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調控越收越緊,地產商四處融資,早在今年5月,監管部門就對一些瘋狂擴張房地產業務的信托公司進行過多番窗口指導,但效果不佳,持續升溫的態勢不可收拾。記者了解到,最近年化收益率高達20%左右的房地產信托產品開始“變身”亮相,不過工作人員坦稱,“變身”為房地產信托基金和原來的房地產信托產品其實是一樣的,不過是在打“擦邊球”。
房地產信托開始降溫
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資本市場持續低迷,上半年,在銀行代售的信托產品中,絕大多數為房地產信托產品,而且收益普遍較高,一般年收益率在10%以上。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1年6月末,房地產信托業務余額為6051.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幅達91.9%。上半年投向房地產領域的新增信托資金累計達2077.66億元,比一季度末金額大幅增長近兩倍。
2011年5月底,銀監部門對房地產信托余額和新增規模排名前20的信托公司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信托公司嚴控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對于房地產信托余額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規模要實現穩中有降”;對于房地產信托新增規模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把握好節奏,嚴格控制增速”。有數據顯示,8月份51家信托公司發行房地產的產品74款,平均募集規模2.22億元,較7月份大幅下降1億元。9月份房地產信托產品發放速度也明顯下降。
“變身”信托基金亮相
盡管窗口指導從5月底就開始了,但是對于求“金”若渴的房地產公司來說,還是想方設法地想從信托公司融資。“現在房地產公司都是排著隊來籌錢。”記者了解到,最近有房地產信托“變身”為房地產信托基金重出江湖。
“地產信托基金推出,年收益率20.11%。”據該信托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因為資金緊張,房地產公司排隊來籌錢,所以他們完全可以挑好公司來做項目。“現在這款兩年半的房地產信托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20%多,應該是比較高的了。”他坦稱,這只新推的地產信托基金,表面上是成立基金投資于房地產,不是房地產融資,但實際上跟房地產信托融資并無二樣。
業內人士稱,房地產信托基金意味著投資人將交納資金管理費、個人所得稅,于房企而言,它們的融資成本也將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