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集合信托成立市場受端午小長假影響,成立規模及數量皆銳減。其中,成立規模僅25.29 億元,成立數量也僅17 款。而發行市場一樣受節假日影響,變得十分冷清。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集合信托月度融資規模環比一直下降,這一方面與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相關,經濟增速放緩、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導致行業利潤下降,投資風險上升;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信托依舊處于深度轉型中。
定增信托業務或更放緩
受端午小長假影響,上周國內集合信托發行數量及規模都明顯縮減,其中,發行規模僅50 億元左右,發行數量也僅10 款。不過,業界普遍認為,這與上周實際工作日僅三天(5月29日—6月4日)有關,因此不能準確代表市場實際情況,也不能說明市場走勢極端下滑。
雖然如此,但最近監管層出臺的一系列新政,也逐漸影響集合信托的融資規模。據了解,端午節前,一份“減持新規”突襲定增市場,除了融資方上市公司外,信托計劃作為參與定增市場的力量之一,也不免涉及其中。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黃琬娜表示,新規對減持要求更高,未來定增業務會受到負面影響,定增信托業務可能進一步放緩。
據統計,上周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平均期限2.03 年,流動性環比減弱,除開放型產品外,公布期限的17款固定收益類產品中,2年及以上中長期產品共4 款,而1.5年及以下的產品13款,期限主要集中在短期。
從平均收益率來看,上周成立的信托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31%,環比下降0.21個百分點。從各期限平均收益水平來看,收益最高的為1年及以下期限區間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78%。
權益投資類產品占比最大
據了解,上周融資規模最大的為權益投資類產品,共成立9款,募集資金21.76億元,占總規模的86.07%,占比較前一周明顯上升;組合運用類產品隨其后,共成立2款產品,募集資金1.86億元,占總規模的7.37%。
有信托人士表示,在目前強監管的形勢下,實業投行應成為信托公司重點關注的轉型領域,預計未來信托投資會更傾向于權益投資、信托貸款等較穩妥的方式。
同時,上周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中,金融領域規模占比最大,共成立9款,募集資金22.01億元,占總規模的87.06%,占比明顯上漲;其他領域共成立5款產品,融資規模為1.8億元。
黃琬娜認為,今年以來,銀監會密集發文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相應主題開展自查與整治,監管嚴厲程度空前。這一系列監管政策不僅限制了銀行資金向信托的流入,還加強了對以規避監管為目的的通道業務整治。這會影響信托業務的資金端,包括限制信托資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