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房企的銀行貸款和票據、債券發行等融資額環比萎縮不同,5月108家重點房企借信托共籌得114.90億元,較4月的14億元出現爆發性增長。單個企業中,陽光城在5月的15起融資活動中共發行信托計劃4個,分別通過中航、中信等信托機構為其位于北京、福州、長沙等地項目獲得25億元融資。榮盛發展和首開股份借助信托融資的規模也相對較大,其中首開股份借助中信信托、泰康信托融得36億元,榮盛發展則通過信托計劃融得29.2億元資金。
這一狀況從信托行業發布的數據也可得到印證。普益標準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房地產信托產品成立73款,平均規模1.21億元;5月份則成立83款,平均規模上升至1.34億元。今年前4個月房地產信托的融資規模占比一直在上升,分別為7.07%、10.31%、11.54%和12.55%。其中,3月的融資規模達到236.78億元,超過去年9月的水平,已經恢復到樓市調控前位置,甚至還要更高一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房企發行信托產品的暴增與監管層針對房企融資渠道的不斷收緊有關。房企的資金需求較大,目前銀行貸款、再融資、海外融資等成本相對較低的融資渠道均受一定阻滯,導致房企將信托、資管等高成本融資渠道視作“救命稻草”。
記者查詢發現,陽光城近期成立的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一般在6%-8%之間,再加上其他費用,綜合融資成本更高。“目前房企通過信托計劃融資的成本差距很大,一般大公司的融資成本在7%-8%,小公司則較高,9%-15%的都有。”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房企的錢和貨必須滾動起來才能活命,現在樓市調控,銷售去化不暢,再加上金融去杠桿、融資渠道收緊的大背景,房企面臨的資金緊迫感可想而知,尤其是高擴張企業。”一家房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房企最大的資金壓力并非來自企業經營,更多的則是舊債到期必須借新錢去還的“滾動存量債務”。
不過,也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有跡象表明目前針對房地產信托的監管正在趨嚴,會令信托公司對房地產融資項目更為謹慎,融資規模預計會重回下降通道。“有資金渴求特別急切的房企,就想趁這個融資通道尚未關閉之際趕快多募點資金。大家普遍認為下半年的融資環境可能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