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5月信托產品新發行合計422只,規模730.38億元,新發行數量與規模均創下年內新低。
“規模下降很正常,意料之中。”前述華東地區信托公司人士稱,“一方面是政策因素,加強監管去通道,通道業務可能出現萎縮;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資金成本上升明顯,比如現在按一個月前的收益率發行可能存在募集困難。”
5月信托發行規模出現下滑,也與信托傳統業務面臨壓力有關。當前財政部嚴控地方政府債務,使得傳統依賴“安慰函”的政信項目難以為繼,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近期有多款信托計劃涉及違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整體發行數量和規模均下行的情況下,房地產信托發行出現較大幅度回升。普益標準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房地產信托產品成立73款,平均規模1.21億元;5月份則成立83款,平均規模上升至1.34億元。
據用益信托分析稱,房企對資金的需求較大,尤其在其他融資渠道受阻下,信托是最重要的融資方式。
早在今年2月便有業內人士指出,主動管理的房地產信托業務有回暖趨勢。
彼時一位華北地區信托公司副總稱:“現在介紹給我們的房地產業務增多。過去一些上市房企不太愿意拿抵押物或折扣率偏高,現在條件明顯比過去寬松,業務比以前好做一些。”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一些新趨勢對信托公司形成利好。一是房企愿意用更高的成本進行融資;二是部分過去可以找銀行融資的大型房企開始轉向信托融資;三是房企并購融資增多,當前部分小型房企有較好項目但現金流欠佳,大型房企對其并購的過程中會選擇信托資金。
平均預期收益率上行
數據顯示,5月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 6.57%,較上月的6.23%,上升0.34個百分點。
“平均收益率并不能代表什么,這段時間我們主推的產品收益率都比年初高一些,年初基本6.5%左右,現在6.9%左右,甚至還有更高的。”一位華北地區信托經理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期中融信托成立的多款固收類產品收益率均在7%左右,如“中融-聚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A類”,投資期限兩年,預期收益率為6.8%-7.6%。
一位華北地區信托公司營銷總監認為,未來信托產品收益率可能還將上行。“原來是資產荒,現在資金比較缺,我們最近也在找錢。當前央行不放水,銀行收縮委外,還要保存款,比如我們好幾個項目原來銀行代銷根本不愁銷售,現在銀行不代銷了,因為銀行得保證自身存款符合流動性考核指標。”
不過華融信托研究員袁吉偉認為,下半年收益率可能會在7%左右,不會出現大幅上行,因為在央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環境下,下半年資金市場利率不會像上半年出現較大幅度上行,另外資管增值稅可能也會對信托產品收益率形成影響。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資金端價格上漲與實體企業可承受成本間存在矛盾,實體企業可承受的融資成本變化并不大,而資金端價格上升較為明顯,導致信托公司較為被動。“資產端和資金端兩端承壓,信托業務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巨,信托公司需要重視資產端和資金端兩端發展,從產品為中心向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中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