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都證券董事長、中誠信托前任董事長王少華失聯一事,致使國都證券大股東中誠信托陷入輿論漩渦。昨日,在北京安貞大廈的中誠信托總部,中誠信托現任董事長牛成立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獨家專訪,直面市場焦點問題一一回應。
牛成立表示:“針對蓄意抹黑我公司聲譽的言論,我公司已采取措施查找責任人,就此我公司保留追究造謠、傳謠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
以國都證券公告為準
證券時報記者:王少華的失聯是否與中誠信托有關?
牛成立:關于國都證券董事長王少華因個人原因暫時無法履行國都證券董事長相關職責的相關事宜,請以國都證券公告為準。
證券時報記者:市場中傳言王少華被調查,起因于“盤古大觀”的貸款項目,該項目成為了中誠信托最大的不良之一。如何看待這一說法?
牛成立:“盤古項目”在當時是被各家金融機構相互爭搶的項目。具體的項目放款時間是2014年3月,融資方為北京盤古氏投資有限公司。金額25億元的單一資金信托,是以借款人所持盤古大觀部分寫字樓提供抵押擔保,當時抵押物估值約50億元,由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該項目在我公司內部履行了正常的審批決策流程,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均符合我公司相關管理規定。債務人出現風險苗頭后,我司及時啟動強制執行程序,查封了債務人主要資產。當年,在相關部門對公司例行巡視中,也未發現公司該項目存在違規問題。
目前,查封的資產約400億元,足夠覆蓋項目風險,預計最后項目并不會發生損失。
轉型不是一蹴而就
證券時報記者:有部分人士將煤炭系股東的股權轉讓遲遲未有結果與公司業績走弱相關聯,你怎么看?
牛成立:股東轉讓公司股權是出于股東自身情況考慮,截至目前,轉讓事項仍在有序進行中。前來公司進行咨詢、盡職調查的企業很多,各自的考慮都不盡相同,有的想控股實現戰略聯動,有的則是財務投資,價格方面受讓方還在與轉股股東協調溝通中。
證券時報記者:中誠信托曾經是行業龍頭企業,凈利潤排名曾經行業第一,但近幾年下滑之勢較為明顯,2015年營收和凈利更是首次出現負增長,2017年上半年信托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僅為1.66億,位列行業第49名。業績下滑的原因是什么,預估2017年全年業績會怎樣?
牛成立:急速的擴張一定會埋下地雷,防范風險是金融機構的第一要務。從2014年年底來到中誠信托后,我便對經營目標及內部管理進行了調整。
業務方面,一定要回歸信托本源,加強主動管理能力。此前,中誠信托的業務以房地產和通道類業務為主。這幾年,我們主動收縮了通道類業務。這也體現在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上。
近兩年,公司結合宏觀形勢和對經濟周期的研判,主動選擇穩健的經營策略。轉型不是一蹴而就,對于近兩年的業績增長波動,董事會和股東也均給予理解和支持。
截至6月末,公司信托資產管理規模2338.61億元,較上年末提升432.87億元,增幅22.71%,預計全年能夠實現2630億元資產規模;實現凈利潤4.31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期凈利潤增長近1.19億元,增幅38.33%。
三年發展戰略新規劃
證券時報記者:公司剛完成新三年規劃,你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何期待?
牛成立:2015年,公司委托了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協助制定公司新一輪的三年發展戰略規劃,即《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戰略規劃(2017-2019)》,并于2016年11月經臨時股東會、第四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
三年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專業化的現代資產管理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依托公司的信托業務和固有業務,通過業務轉型與資源整合,為核心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私募投行服務、資產管理服務和財富管理服務。
同時,我們加大了人才配備,目前公司有37個MD(業務組負責人),均是學歷及從業經歷相當豐富的,希望通過人才引進,令中誠信托在細分領域業務做得專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