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風險撥備之后的華寶信托在2016年輕裝上陣。母公司利潤表一欄,華寶信托凈利潤有2.94億元變更為9.83億元,增長234.35%!這,便是進步最大信托公司的由來。
有歡喜有失落,國投信托是2016年凈利榜單下降名次最多的信托公司。
按照母公司口徑:國投泰康信托201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8.41億元,同比下降為41%;實現凈利潤6.82億元,下降38%。
華宸信托
營收凈利都最少
盡管2016年信托行業整體利潤總額保持了增長,但是行業分化仍然呈現進一步加劇態勢。
行業營收和凈利冠軍花落平安信托,該公司延續了2015年以來的高速增長,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60.3億元,同比下降4%;凈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22.1%,行業內提升3個名次至行業第一。
盡管平安信托營收同比略降,但以60.3億元的絕對額仍然占據行業營收額第一的位置。利潤表顯示,平安信托營業成本為18.7億元,同比下降21.5%,這使得平安信托能夠在營收略降之下,凈利潤仍保持增長。
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最低的信托公司是地處內蒙古的華宸信托。財報顯示,2016年華宸信托僅實現營業收入9390萬元,同比下降55.7%,也是68家信托公司中唯一營收沒有上億元規模的公司。
除了營業收入行業排名倒數第一,華宸信托去年的凈利潤也排名末流,為3687萬元,同比下降21.6%,華宸信托與新華信托兩家公司成為行業內凈利潤不及5000萬元規模的公司。
從目前統計的2016年信托資產管理規模來看,行業分化更加明顯。其中,中信信托和建信信托的信托資產管理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大關,分別達到1.42萬元和1.31萬億元;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6年還有4家信托公司信托資產規模不及400億元,分別為杭工商信托、山西信托、長城新盛信托和華宸信托。其中華宸信托規模最小,僅有97.11億元,即使與行業排名倒數第二的長城新盛信托相比也差距甚遠,長城新盛信托信托資產管理規模為20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新華信托、華宸信托等公司2016年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可能是因為公司處于轉型關鍵期,不再注重規模和增資,更加注重把控資產質量風險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