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監管壓通道生態:信托通道費猛漲兩倍!一位華南地區信托公司人士透露:“之前信托的通道費一般是0.1%,現在到了0.2%-0.3%,是原來的兩三倍,還可以從報上來的項目里優中選優。”
幾乎沒有哪一次的市場監管從政策落實到業務來得如此迅速。政策是雙刃劍,通道業務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受到影響。
一方面明確違規的通道被禁,另一方面規模壓縮后,正常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供需不平衡首先帶來信托通道費上漲。從深層次看,非標融資與實體經濟聯系緊密,去通道將間接造成部分實體企業融資渠道的重新選擇。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認為:“去通道是全局性去杠桿的一個縮影,首當其沖是地產和平臺融資難度增加。但動態來看,這是一個供需再平衡的過程,從金融機構角度控制通道監管套利,從實體角度控制高杠桿部門繼續增加負債,最后的結果上仍將達到平衡?!?/span>
阻斷通道的同時,也阻斷了銀行資金的固有流向,資金的重新分配也隨之開始。
供需不平衡推漲通道費
僅一個月之前,市場上還存活著四大非標通道,即信托、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和私募,而現在只剩下信托通道,且信托不可避免地進入去通道程序,規模只降不增。
“現在已經不能再從市場需求層面考慮問題,壓通道是硬性要求。”一位銀行系信托公司區域性業務負責人表示。
“沒有任何一家信托公司敢增規模,并在不增規模的基礎上盡量去減,通道業務面臨很大的壓力?!币晃蝗A南地區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具體來說,比如A信托公司前期已經過會的項目,目前在成立或放款階段,因為要控制規模都被緊急叫停,和交易對手溝通“勸退”項目。
再比如B信托公司,因為需要通道規模負增長,只有前期項目到期清算騰出空間,才有額度批新項目,也不能把空間填滿,騰出的規模最多只能填一半。
現在各家信托公司都進入相似狀態,上報的項目數量多,但能落地的少,且必須是“負面清單”之外的合規項目,加之信托以外其他通道被封死,供需已經呈現明顯的不平衡。
這直接推高了信托的通道費。據上述華南地區信托公司人士透露:“之前信托的通道費一般是0.1%,現在到了0.2%-0.3%,是原來的兩三倍,還可以從報上來的項目里優中選優。”
不過通道費進一步抬高的可能性也較小,上述信托公司區域負責人透露,其所在公司股東銀行已經提出限價要求。
對于存量業務的原則基本上是等待自然到期。據了解,由于近兩年通道收緊趨勢顯而易見,2017年新增的存量中銀行已經做了拉長期限的安排。
間接阻斷實體融資渠道
目前非標作為對銀行信貸、債券等標準化融資渠道的補充,負擔了大量企業融資需求,企業在無法通過其他途徑滿足融資需求的情況下,都會尋求非標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