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25日在第十四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致辭時表示,目前證監會正加快推動原油期貨上市工作,棉紗、紙漿上市已在積極準備當中,生豬、蘋果、紅棗等服務“三農”和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新品種上市也在研究推進。在豆粕、白糖期權平穩運行的前提下,證監會將逐步擴大商品期權品種,繼續推進股指期權上市準備。在金融市場加快開放的背景下,證監會也在積極研究金融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方案。
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改革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一是品種系列與衍生工具不斷豐富,二是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運行質量逐步提高,三是涵蓋期貨與期權、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的衍生品市場體系已初步構建。
方星海表示,總體上看,我國期貨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市場功能不斷提升,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期貨市場的運行質量,較之實體經濟風險管理的需求還有許多不足。從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看,期貨市場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業參與不夠充分,市場功能有待提升;二是多數品種存在近月合約不活躍,活躍合約不連續的問題;三是市場價格波動率較大,部分品種流動性較差,價格多次出現短時大幅波動。
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時間尚短,完善市場機制也非一日之功,但在難得的時代機遇面前,必須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加快業務創新,不斷優化市場功能,服務好實體經濟發展,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為此,需要在業務和產品創新上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市場培育,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與專業機構的紐帶作用,促進期現貨市場更好銜接。我國期貨市場基礎還較薄弱。許多現貨市場發育不夠,這仍是制約期貨市場發展的一個客觀事實。大量有風險管理需求的上下游企業還沒有參與期貨市場。這既有期貨市場培育不夠充分的原因,也有這些企業缺乏資金和風險管理能力的原因。如何令這些企業實現人不進場而風險管理需求進場,就需要我們積極推動市場模式的創新,鼓勵龍頭企業和專業機構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精細化、個性化的風險管理服務,并將由此匯聚的市場風險通過期貨交易進行有效對沖。
以農產品為例,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有效地促進了現貨生產和交易水平的提高。從農戶角度而言,由于有了價格保險,種植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從而穩定了種植面積,促進了農戶增產增收。從保險公司角度而言,由于其與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簽訂了場外期權協議,實現了價格風險的轉移,也樂意積極為農戶承保。對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而言,可以通過參與期貨交易對沖價格風險,充分發揮自身的風險管理優勢而實現盈利。三方利益通過合理的風險轉移機制得到了較好平衡。
二是積極推出更多產品和交易模式,豐富衍生品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目前證監會正加快推動原油期貨上市工作,棉紗、紙漿上市已在積極準備當中,生豬、蘋果、紅棗等服務“三農”和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新品種上市也在研究推進。在豆粕、白糖期權平穩運行的前提下,證監會將逐步擴大商品期權品種,繼續推進股指期權上市準備。證監會還要抓緊完善現有交易機制。在金融期權和豆粕、白糖期權上已經引入了做市商機制。實踐證明,專業做市商機構在缺乏流動性的期貨品種上發揮了良好效果,市場流動性有了很大改善。目前各交易所正加緊研究在不活躍的期貨合約上采用做市商交易制度,保證市場具備適當的流動性與穩定性,避免出現盤中價格瞬時異動。
三是進一步優化市場參與者結構,積極推動商業銀行、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國內期貨市場。國債期貨自2013年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功能逐步顯現。在2016年12月債市大幅波動、信用債賣出困難時期,國債期貨作為債市風險管理工具,對維護我國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國債期貨參與者主要是證券公司與基金公司,商業銀行作為國債市場的主體尚未參與,國債期貨價格的權威性還不夠強,市場流動性也還不夠深,還不能全面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從國際市場看,商業銀行是國債期貨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我們正積極與有關部門研究推進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以滿足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需要,保障我國金融市場安全平穩發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程度在迅速加大。期貨市場最應具有市場化、全球化特征,理應在改革開放中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證監會已經確定原油、鐵礦石作為特定品種試點引入境外投資者,目前正與相關部門一起積極研究完善有關稅收政策,以實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交易、交割稅收政策的明確化、常態化。在金融市場加快開放的背景下,證監會也在積極研究金融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方案,為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提供良好的管理風險的場所。市場參與者的進一步優化將有助于波動率的下降。
四是持續強化市場監管,確保市場平穩有序健康發展。市場公平有序是市場功能有效發揮和效率不斷提升的基礎。證監會近期先后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期貨交易所異常交易一線監管職能的指導意見》,修訂了《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管理辦法》,強化了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增加了監控中心對實控賬戶和資管產品集中統一穿透管理職能,進一步明確了期貨公司風險管控與客戶管理責任。我們積極倡導和推動業務創新,但絕不允許利用創新來規避監管,以創新之名,行自我服務、錢生錢之實,導致資產泡沫累積,徒增金融體系風險。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始終保持零容忍,堅決予以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