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板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第一步,是一項開創性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十三年來,中小企業板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制度探索作用,建立了相對獨立、完整的監管規則體系,為板塊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監管和信息披露進行了積極探索,也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積累了重要經驗。
先行先試進行制度探索
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中小企業板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制度探索作用,大膽探索,率先建立上市公司誠信檔案系統,推出打包發行、集中上市和網下發行電子化;率先實行募集資金年度專項審計、募集資金專戶存儲和三方監管協議等制度,并對募投項目的調整和變更、對超募資金的使用、對募集資金的檢查等作出規范,引導上市公司合理使用募集資金;率先推動退市制度改革,在退市標準中引入關聯方資金占用、對外擔保、公開譴責和市場交易等新的指標,通過豐富退市標準,完善了證券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增加公司的違規成本;率先推出持續督導專員制度,促進持續督導質量的提高,充分發揮保薦機構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外部約束作用;率先實施分類監管,對不同風險級別的公司試行差異化監管;率先實施年報說明會、實時披露、公平披露、信息披露直通車、上市首日防爆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監管舉措。
目前來看,由于中小企業板主要由民營企業組成,大量公司正經歷著由傳統家族企業轉型為開放性上市公司的過程,這其中不僅需要監管規范,更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服務。十三年來,中小企業板秉承“寓監管于服務,以服務促監管”的理念,積極為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特色服務的同時也促進了公司自身的發展。
在培訓方面,十三年來,中小企業板共舉辦了數百場面向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董事會秘書、保薦代表人的專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上市首日誠信規范第一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購重組、再融資與股權激勵等諸多方面。通過培訓引導公司合規經營、規范運作,用好各類資本市場工具做優做強。
在特色市場服務方面,中小企業板通過編寫監管通訊、會計監管簡報、年報披露最佳案例手冊、股權激勵及并購重組案例分析和問題解答、董秘工作的“紅寶書”《董秘信息披露實用手冊》等資料,幫助上市公司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監管資訊和動態,通過案例分享幫助上市公司提高資本運作的能力和效率。
堅決維護市場“三公”
十三年來,中小企業板始終堅持“從嚴監管”理念,秉承“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原則,對違規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及時采取紀律處分或監管措施。中小企業板累計作出公開譴責47次,通報批評206次,涉及上市公司133家次,涉及其他法人單位60家次、自然人783人次,發出監管函、關注函及問詢函合計7,407份。紀律處分或監管措施的對象包括上市公司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相關股東、保薦機構及保薦代表人、并購重組交易標的股東等,并在深交所網站公開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對警示其他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維護資本市場“三公”原則,凈化資本市場發展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小企業板一直將“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作為重要抓手。為提高中小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減少虛假信息,中小企業板從提高信息披露的廣度、深度、及時性和公平性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包括畜禽水產養殖、土木工程建筑等一系列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制定并及時修訂包括停復牌業務備忘錄等在內的一系列業務備忘錄和重要公告披露格式,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供全面、詳細的指導,通過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