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投資必談ROE----凈資產收益率,曾經有記者問巴菲特,如果只能用一種指標去投資,會選什么,巴老毫不猶豫的說出了凈資產收益率,可見有它多重要!如果沒有這個指標,我們就很難把優秀公司和一般企業的區分開來,投資自然困難重重。我們去銀行買理財產品,最先看的就是利率這個指標,如果我們把企業的股權看成長期債券的話,那么凈資產收益率就可以看成利率,但是價格因素也不能忽視,因為對于投資者而言,不僅僅看的是現在及預期ROE這個股東權益增加值,還要看我為此付出的成本,ROE高雖好,但如果價格太高,那么依然會得不償失。猶如一家面館投入100萬,每年利潤有30萬,ROE達到30%非常不錯,可是如果要我們出500萬買的話,那么我們的收益就不是30%,而只有6%;要是這家面館轉讓只要50萬,那么我們每年的收益就是60%,這就是為什么說低估是王道。
ROE可以有三個主要因子: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債務杠桿。即使是完全相同的ROE,由于不同的因子作用,質量可以千差萬別。那些利用高債務杠桿人工提高的ROE是非常可疑的。而低債務杠桿,高凈利潤率,高資產周轉率所帶來的ROE則是理想的方式。比如有的企業ROE也很高,但是它是通過高負債來獲得的,其總資產收益率很一般,高負債一般來說風險就高一點,穩定性也差一點。當然高負債也要區別對待,比如格力常年保70%以上的負債率,但格力的負債是無息負債,是占用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的資金,是格力競爭力和產業鏈話語權的一種體現,還有茅臺,五糧液(000858)幾乎沒有負債,不光沒有負債,帳上常年保持大量現金,只買些低收益的理財產品,如果把現金全部分紅,再合理利用貸款,其ROE還能有大幅的增加,投資者一定要知道,企業和企業,行業和行業是完全不同的,有些賺錢很困難,有些輕輕松松就把錢賺了,作為投資者,我們要規避苦命的行業,去擁抱護城河寬廣,賺錢容易的行業。
以上是常識,但是即使是一樣的ROE的兩家企業,也會因為維持ROE的方式不同而對回報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一點是很多投資者容易忽略的地方。一般來說內生性增長,不分紅的ROE質量最高,靠全部分紅維持ROE的質量最差,當然以上是兩個極端實際上很少出現,一般來說分紅越少維持ROE質量就越好,其最終結果和市凈率關連很強,略有些繞人。當然企業過了成長期加大分紅就是必然的趨勢否則ROE會大幅降低,對全體股東不利,下面舉三個例子說明,為了計算方便假設ROE不變(現實中ROE是波動的)。
1、在高市凈率下即使是相同的ROE,也會因為維持ROE的方式及分紅政策的不同而導致回報不同:
A,B企業同是凈資產收益率高達36%的優秀企業,A企業幾乎沒有成長靠高分紅獲得高ROE對應現金奶牛型企業。且全部分紅用于加倉。B企業靠內生性成長維持高ROE,對應成長型企業。假設期初凈資產都是10元,市場都給予3Pb賣價(B企業非常低估,只是說明問題不必細糾)如圖:
同樣的ROE,同樣的估值,產生的回報差別很大。其實因為市凈率較高的原因,這類高分紅企業分紅加倉是不劃算的,而應該收回現金用于別的投資。
2、即使是ROE較低的企業只要市凈率也略低一樣能跑贏現金奶牛型高ROE企業。 企業A的情況:期初凈資產10元,ROE為36%,市凈率三倍,利潤3.6元,且全部分紅,股價30元,市盈率為30/3.6=8.33倍,分紅率為12%,用ROE/pb=36%/3=12%。無論從財務指標的那個方面看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標的。
再看企業C的情況:期初凈資產為30元,ROE為16%,市凈率為2.5倍,股價75元,市盈率為75/4.8=15.6倍,ROE/Pb=16%/2.5=6.4%。
以市盈看A企業為8.33倍,C企業為15.62倍,從ROE看A企業高達36%,C企業僅為16%,不到A企業的一半,從ROE/pb看,A為12%,C只有6.4%,且A還有12%的分紅,看似C企業沒有什么可取之處,很難產生滿意的回報,那么 假設市場一直以這個估值標準交易,十年后所得的復利回報到底是多少呢?和ROE/Pb得出的數據相符嗎?誰會勝出呢?請看下圖:
C企業完勝A企業,所以說分紅要根據企業當前的狀況,是分還是不分好得看具體情況。
3、如果在凈資產附近無論分紅還是內生性增長不會給回報帶來任何影響。本例中D,E兩企業同為ROE為12%的企業。期初凈資產同為30元,D靠分紅,E靠內生增長維持ROE,如下圖:
因為股價一直在凈資產附近,二者對回報并不產生影響。所以只要企業的ROE合格,分紅較好,市凈率低,那怕生長略差一些,也沒有什么影響。
當然看ROE不能教條化,還要參考ROA,毛利率,周轉率,負債率等指標以及商業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理解生意的本質。另外,那怕市場再不看好,給予再低的估值,但只要企業長期的ROE較好,并不會給回報帶來絲豪折扣,反而有可能會因為低估而放大收益。反之,市場再看好,如果企業長期的ROE并不理想,那么也不會因為市場看好而讓回報增加一分,反而會因為估值較高帶來雙殺,從某種意義來說,投資就變成預測企業ROE的游戲。
結論:
1、企業分紅與否要根據企業狀況,不能簡單認為不分紅的都不是好企業,伯克希爾是不分紅的,一樣是頂級企業。
2、低估的企業成長不佳就不值得投資?也是不對的,只要分紅大方,在低估的狀態下分紅加倉和成長一個效果。
3、高ROE資產一定比低一點的ROE資產回報高?不一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