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利率是一個國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很多國家的政府和央行均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往往根據市場情況以放寬或收緊貨幣利率來控制通貨膨脹。利率是最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而利率水平對于外匯匯率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知道,匯率是兩個國家的貨幣之間的相對價格。與其他商品的定價機制一樣,它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所決定。外匯是一種金融資產,人們持有它,是因為它能帶來資本的收益。人們在選擇是持有本國貨幣,還是持有某一種外國借幣時,首先也是考慮持有哪一種貨幣能夠給他帶來較大的收益。而各國貨幣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場的利率來衡量的。某種貨幣的利率上升,則持有該種貨幣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資者買入該種貨幣,因此,對該貨幣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該種貨幣的收益便會減少,該種貨幣的吸引力也就減弱了。因此,可以說"利率升,貨幣強;利率跌,貨幣弱"。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巨大,大大超過國際貿易額,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極大發展。利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的影響比過去更為重要了。當一個國家緊縮信貸時,利率會上升,與國際市場上形成利率差異,將引起短期資金在國際間移動,資本一般總是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向利率高的國家。
這樣,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國家,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人,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外國資本流入減少,資本賬戶收支惡化,同時匯市上就會拋售這種貨幣,引起匯率下跌。
利率屬于基本面分析的內容之一,通過對于一國利率的變動可以對其貨幣外匯匯率的變動進行預期的判斷,以選擇適當的入市時機以謀取最大利潤。(原標題:外匯基本面關鍵詞——利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