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和家”是一個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品牌。2016年5月,車和家宣布完成7.8億元A輪融資,累計獲得融資25億元。今年8月21日,其位于江蘇常州的工廠進入試生產階段。李想同時是汽車電商平臺“汽車之家”創始人。
李想的說法是受小米創始人雷軍啟發。今年7月,雷軍提出小米公司新“鐵人三項”,即硬件、新零售和互聯網。李想認為,相比智能手機,汽車行業對商業閉環的能力要求更高。
百年汽車業正面臨技術轉折點,智能化、電動化和共享化是行業公認的未來趨勢。李想認為,三大趨勢的融合發展將重塑汽車生態,并且智能電動車更適合用于共享出行,未來將與出行巨頭滴滴和Uber正面競爭。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日前發布的《中國汽車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報告》也認為,未來無人駕駛出租車將顛覆行業,利益格局也隨之調整。至2025年,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全球產業鏈利潤分配中將占據40%的份額。
當前主流汽車公司均進入共享出行領域,試水汽車分時租賃,部分企業甚至入資滴滴和Uber等出行公司。(詳見《財新周刊》報道,“主流汽車公司涌入分時租賃” )
李想認為,相比滴滴和分時租賃運營商,汽車公司的優勢在于可實現產品定制化生產。車和家計劃今年推出一款小型電動車,專門用于分時租賃,首批車輛將率先投放法國巴黎開展試點。李想告訴財新記者:“這款車專門為共享設計,不像現在很多產品都是在車里后裝一個盒子(T-BOX),才能實現掃碼開車、車輛監控等功能。并且汽車企業更容易控制車輛成本。”
車載T-BOX是手機遠程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遠程控制系統共包含四部分:主機、車載T-BOX、手機APP及后臺系統。
在美國,已有Uber早期投資人建議Uber與特斯拉合并。CNBC8月22日報道稱,二者合并后將創造出終極交通公司。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并不需要Uber。在其創始人馬斯克的規劃中,未來實現無人駕駛的特斯拉車輛將組建“共享車隊”,通過共享車輛給他人使用為車主賺取額外收益。
與特斯拉不同,車和家等類似的中國追隨者在實現遠期愿景之前,還面臨生產資質和品牌難題。
在生產資質方面,李想告訴財新記者,車和家計劃同時推進兩種策略,一個是申請專門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另外下周也將宣布與一家汽車公司合作,解決生產資質問題。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向電動車企業開放單一資質,到目前為止已有15家公司獲得發改委項目批復。
在品牌方面,與李想出席同一論壇的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稱,汽車是大件消費品,品牌認同至關重要。李想卻認為,在行業迎來變革時,是新品牌的機遇期,傳統領域的品牌優勢在“新時代”未必有正面作用.“我們未來的競爭對手會有傳統汽車公司,滴滴和Uber等出行公司,還有谷歌BAT等互聯網公司。”李想說。(原標題:“車和家”創始人李想:電動車與滴滴必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