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近期A股市場持續低迷,此前越來越少的破凈股,如今又開始擴圍,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已出現32只破凈股;值得一提的是,5月以來,有7只破凈股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態勢,累計流入資金13.09億元。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5月9日,滬深兩市共有32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低于每股凈資產,處于破凈狀態,較月初再添新軍。具體來看,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最新市凈率均在0.8倍以下,分別為:0.76倍、0.78倍、0.78倍和0.79倍,破凈幅度較深。
除上述個股外,廈門信達(1.004倍)、悅達投資(1.008倍)、信達地產(1.009倍)、新鋼股份(1.018倍)則徘徊在破凈線邊緣,其中廈門信達已破凈。
從行業分布來看,上述32只破凈股中,銀行股所占比例較高,共有13只個股破凈,占比41%,采掘板塊破凈股有4只,交通運輸板塊有3只,化工、鋼鐵和房地產板塊均有2只個股破凈。
A股跌宕起伏,破凈股數量的變化與整個市場的走勢有著密切的聯系。從歷史數據來看,每次破凈股不斷增加,都預示著市場可能已經到達了一個階段性的底部。比如:
2006年6月6日,上證指數到達998歷史大底時,當時A股市場共有174家公司股價跌破凈資產,隨后股市迎來一輪超級大牛市;
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達到1664.93點大底時,當時滬深兩市共有176只破凈股。隨后不到一年時間,大盤反彈了1倍多至3478點;
2013年6月25日,上證指數達到1849點底部時,當時A股市場共有148家公司股價跌破凈資產,隨后大盤迎來反彈;
在2014年7月21日,市場到達一個階段性底部的時候,兩市共有126只破凈股,隨后便開啟了一輪牛市行情。
目前,破凈股數量再次增多,是否也預示著市場階段性底部已來臨?
從今年2月開始,破凈股的數量便一直在增加,從18只增加到3月的23只,而至4月底,這一數量達到了28只,截止5月9日,A股市場的“破凈股”達到32只,不過數量還遠遠不能和以往幾次重要底部相比。
有分析表示,目前破凈股數量持續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市場離底部已經比較近了。因為,在市場這一波下跌中,創業板指標先于大盤進入調整,目前來看,短期有望在這個位置構筑一個中期波段底部,后續可能還會有反復。銀行股大規模破凈是市場到達階段性底部的一個重要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破凈股當中,自5月以來,有7只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態勢,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13.09億元。其中,工商銀行(46893萬元)、中國石化(34146萬元)、農業銀行(20662萬元)、建設銀行(14292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超億元;此外,光大銀行(7555萬元)、中國銀行(6105萬元)和上海能源(1243萬元)也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大單資金凈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