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沿海某省份的姜女士近期有一筆資金到賬,出于保值和防風險考慮,她打算將其放入銀行定期存款或購買理財產品。詢問了多家銀行的客服代表后,她發現,相關利率較前段時間上浮了不少。
以交通銀行為例,20萬元以上金額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1%,較1.5%的央行基準利率上浮多達40%;50萬元以上金額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8%,較2.75%的央行基準利率上浮38%。理財產品方面,該行某款周期90天、50萬元起步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1%,另外一款周期82天、50萬元起步、風險等級略高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達5.0%,利率均較前段時間有所上行。
此外,工商銀行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1.8%,10萬元以上金額可上浮至1.95%,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10%。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的上浮,反映的其實是銀行出于負債端的壓力而加大負債資金吸引力度的行為。雖然每年年中銀行都會上演存款“爭奪戰”,不過今年以來銀行同業業務監管的加強加大了負債端的壓力。5月24日,Shibor中長期品種利率繼續上行,一年期Shibor報4.3220%,連漲27個交易日,并且已經連續3日高于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仇高擎向本報記者表示,這并不意味著銀行邊際資金成本已全面高于基準利率,市場利率不會快速向上,貸款利率也不會大幅上行。在監管從嚴的趨勢下,應該還有一些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結構仍處于進一步調整階段。
市場利率上行不會致貸款利率大幅上升
對于一年期Shibor連續3日高于一年期LPR,仇高擎表示,據此判斷“銀行內部邊際資金成本已經全面高于基準利率”并不準確,因為銀行負債來源和資金運用是多元化的,負債平均期限較短,而資產平均期限較長。
“去年四季度以來的降杠桿、強監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銀行的整體資金成本,對于主動負債比重較高的銀行負面影響更顯著一些?!背鸶咔嬲J為,政策和監管也會綜合考量市場承受能力,防止勢頭過猛可能形成的局部流動性風險。市場流動性未來趨勢很大概率仍是保持基本穩定,個別時點有所趨緊,市場利率維持小幅上移態勢,短期銀行間市場整體加權利率突破3.7%甚至4.0%的概率較小。
對于貨幣市場利率上移給貸款定價帶來的影響,仇高擎預計幅度不會很高。
“市場結構差異和歷史經驗表明,貸款利率上行幅度相對有限?!背鸶咔姹硎?,信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供需形勢不同,債券市場更為市場化,企業發債基本是市場定價、議價能力較弱,但在貸款市場上,很多大型企業有很強的議價能力,銀行較難顯著提升貸款定價。
央行此前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對公一般貸款、住房貸款、票據融資利率較去年12月分別提升19bp、3bp、87bp,估算貸款整體利率提高了約16個基點。
另外,仇高擎強調,歷史經驗表明,貨幣市場利率對貸款利率的傳導大約滯后1個季度,貸款加權利率的變化幅度約為貨幣市場利率變化幅度的30%。再考慮到貨幣政策操作因素,預計今年貸款加權利率較去年提高約20bp,升幅并不太大。
監管引導負債資金來源更趨多元穩定
2015年以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依存度較高。公開信息顯示,部分城商行、股份制銀行同業業務在總資產中占比達到4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60%。不過這一狀態正在隨著同業業務監管的趨嚴而發生改變。
銀監會此前數據顯示,3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余額分別為21.7萬億元和30.3萬億元,比年初分別減少1.4萬億元和1.9萬億元,業務擴張明顯放緩。
業內人士表示,近日同期限Shibor和LPR的倒掛說明,在銀行同業業務監管加強的過程中,銀行缺少負債,負債端存款增長慢,而同業負債又受到監管限制;但是目前貨幣市場流動性不緊,這表現為隔夜和7天Shibor是下降的。
此前一段時間,一系列強監管政策疊加市場猜測和預期給流動性帶來較大壓力。近期,過度的預期以及過快的調整給市場帶來的超調壓力有所緩和,央行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量也有所放大。
“這并不意味著‘金融去杠桿’、資金‘脫虛向實’的導向告一段落,可能只是市場步伐趕超了監管步伐后的短期緩沖?!背鸶咔姹硎荆诒O管從嚴的趨勢下,應該還有一些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結構仍處于進一步調整階段。
時至年中,“拉存款”再次成為各家商業銀行增加負債的首要任務。然而,自2017年以來便已出現銀行定期存款占比提升的情況。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住戶存款和非金融企業存款增量中定期存款占比為82.8%,較上年同期提升13.8個百分點。
對于定期存款占比的提升,有分析認為,在市場利率上升情況下,銀行出于穩定未來負債的考慮以及近期定期存款利率相對同業負債更低的實際情況,加大定期存款營銷力度。
央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還表示,下一步將“引導金融機構做好流動性管理,增加負債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和穩定性,嚴格控制流動性風險和期限錯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