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7月21日,才10天股價就腰斬了。你信嗎?它就是創業板次新股盛迅達。
主營游戲的深圳盛迅達公司于2016年6月24日上市,發行價22.22元,最高時股價曾沖至190元。因重大重組于去年12月12日停牌,今年7月11日復牌時股價還有125元,可到本周五收盤,居然跌至60.92元。
就這樣,盛迅達不僅成為盛夏7月的跳水冠軍,其高臺跳水之速,技術之高超,恐怕A股市場無人能及!
那么,這只上市不久的創業板次新股是如何成為跳水冠軍的呢?或者說,盛迅達禍起何處?
一、高溢價購并
如上述,盛迅達于去年6月底上市,不到半年就策劃重大重組。直到今年6月13日公布重大重組暨關聯交易方案稱:將以定向增發方式,向北京一家名叫“暢想互娛”的公司,購買旗下游戲企業“中聯暢想”100%股權。而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中聯暢想賬面凈資產為802.63萬元,評估值高達10.7億元,評估增值率為13231.57%。
為什么800多萬的資產可以評估增值至10.7億?據說這家游戲企業未來盈利能力極強,盈利預測標的公司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承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500萬元、8320萬元、10632.96萬元和13588.92萬元。
而中聯暢想一款主要游戲2015年10月才上線,其2015和2016年盈利分別為660萬元和2685萬元。
800萬元凈資產盈利可達2685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居然高達334%?筆者沒有玩過,不敢妄加評論,但游戲大家騰訊凈收率也就40-50%呀!
這且不去管它。盛迅達于是決定定增,定增價又怎么定呢?鑒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和12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分別為135.77元/股、133.86元/股和145.38元/股,經平均后再打9折,確定增發價為122.19元,向暢想互娛增發958.47萬股。此方案一出,市場嘩然。7月11日復牌首日,硬撐著走到125元,終究以跌停收盤。此后又是連續數日,跌停再跌停。
如今跌到60元啦,還怎么增發?
結論是,上市不久就宣告重大重組的,不能買。理由很簡單,上市不久就重大重組,說明你原來就不是什么好貨。要不然干嗎重組,還重大?
二、大股東急減持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11日剛剛宣布重大重組,7月16日,持股16%的二股東馬嘉霖女士,就準備從7月21日起半年內減持3%,共280萬股,就算按本周五61元股價,減持市值也達1.7億多元。
結論是,股份剛解禁,作為大股東就慌不擇路地減持的,不能買。
三、控股股東股權幾乎100%質押
更可怕的是,7月14日,持股4177.92萬股(占總股本44.76%)的控股股東陳湧銳所持股份已質押36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7.6%。5天后的7月19日,陳湧銳的質押股份增至4177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9.98%。質權人包括長城證券、招商證券、華融證券、國海證券等等,并且已全部被凍結。
而事實上,早在去年7月30日,即公司上市后一個月,陳湧銳就質押了400萬股;到8月5日,質押增至1400萬股;9月2日,更以“個人資金需要”為名,質押34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1.38%。而當時,公司股價在130多元,就算按5折質押,3400萬股也可質押20多億啊!這真是“個人資金需要”嗎?
結論是,公司上市不久,大股東股權就大量質押的,不能買。
看來,如何規避“跳水股”,還是有跡可尋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