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記者日前從國資委獲悉,下一步國有企業將在控制債務規模,降低金融杠桿方面做出表率,并進一步加快清理“僵尸企業”的步伐。記者了解到,作為國企“去杠桿”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化債轉股也在提速,多家國企與銀行密集簽約債轉股協議,隨著債轉股的持續推進,更多的債轉股資金將陸續到位,助力企業處理不良資產、降低債務負擔。
據經濟參考報24日消息,在近期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中央層面要求,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業簽訂了框架協議。中國寶武、中國一重等一些中央企業的債轉股工作已經取得積極成效。地方國企也紛紛通過債轉股降低杠桿率。山西國資委、建設銀行、潞安集團、晉煤集團就在今年上半年簽署總規模200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促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廣東省政府于5月明確要求積極推動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150億元和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200億元的債轉股工作,并積極推動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00億元的債轉股工作。
部分企業債轉股資金已陸續到位,淮北礦業集團市場化債轉股首期資金18億元于上月到位,河南能源則于本月初獲得市場化債轉股首期資金50億元。此外,首家市場化債轉股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也于日前獲批成立,注冊資本金120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高杠桿率主要集中在非金融國有企業。根據中國社科院測算,截至2015年底,金融部門、居民部門、包含地方融資平臺的政府部門以及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桿率分別為21%、40%、57%和156%。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末我國國有企業負債占非金融企業整體負債的比例約70%。因此國有企業去杠桿成為金融去杠桿的重點環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