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4月1日以來證金持股的389家公司股價分化顯著,近半數公司股價處于下跌狀態,最大跌幅接近腰斬。186家公司股價處于上漲狀態,最大漲幅超2倍。分析人士指出,證金是否持股不能簡單成為投資者選股的標準,但證金公司的進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驗證”公司質地,可密切關注證金與社保基金“同進退”個股。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證金公司全稱為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一向被視為“國家隊”主力軍,其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對于上周創業板以及相關個股的大漲,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161613)的基金經理蔡志偉認為,其導火索是國務院發文推進雙創、證金公司買入創業板績優股。根本原因是,創業板在經歷月中大幅調整后,指數回落至兩年多以來最低區間,相對估值較合理,具備一定反彈基礎。
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顯示,4月1日以來證金公司持股的389家公司股價分化顯著,196家公司股價處于下跌狀態,最大跌幅接近腰斬,不過有186家公司股價處于上漲狀態,最大漲幅超2倍。其中,漲幅超過20%的有56只,跌幅超過20%的達到34只。具體來看,實現股價上漲的個股絕大部分中期業績優秀。比如股價上漲249%的方大碳素,半年報凈利潤預計增長2647%;股價上漲76%的山東海化,半年報凈利潤預計增長1198%;股價上漲55%的河鋼股份,半年報凈利潤預計增長210%。
在股價大幅下跌個股中,業績下降也是關鍵性因素。比如,豫能控股下跌43.67%,半年報凈利潤預計下滑134.17%;國際實業下跌34.57%,半年報凈利潤預計下滑307%;博瑞傳播下跌21.02%,半年報凈利潤預計下滑655.77%。
在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看來,面對證金概念時,不能盲從,類似證金公司進入的昆侖萬維估值并非特別便宜。“證金公司有時候獨立買入的一些股票不能參考,但如果他們跟社保基金一起買進就值得關注。證金公司和社保基金聯袂進入的一些小盤股潛力不小,值得重點關注。”
事實上,從證金概念股的分化可以看出,業績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世誠投資陳家琳認為,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比如監管環境、投資者結構,藍籌作為投資主線是大趨勢,以半年或者一年為節點出現大的轉折可能性不大,中間出現一些修正或者波動屬正常。未來市場上的僵尸股數量會增加,缺乏戰略眼光、企業家精神、強有力的執行力的公司會慢慢被邊緣化,講故事的公司未來沒有機會。
蔡志偉認為,證金公司的風格偏向于藍籌股和白馬成長股,“從證金公司新近買入的創業板股票來看,堅持了這種風格。證金公司入駐創業板對創業板情緒整體偏正面,由于前期創業板龍頭股在持續高速發展后面臨一系列如資金流緊張、業績下滑、競爭格局惡化等問題,投資者整體對創業板情緒保持悲觀。在創業板被主動大幅減配后,證金公司的買入使悲觀情緒得以扭轉,創業板估值合理的真成長公司在后續會得到更多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