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8月1日發布的《降成本:2017年的調查與分析》根據全國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4—2016年,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資金規模,我國企業外源融資的總體水平呈現上升水平,但受貨幣信貸宏觀穩中偏緊的影響,2016年以來企業融資增速放緩。
報告認為,在各類融資方式中,銀行貸款依然是企業外源融資的最主要方式,其次是債券融資,股權融資與其他融資方式(信托、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相比仍然較少。但對比單家企業的各類融資規模時發現,單家企業的平均債券融資規模要遠大于單家企業的平均貸款規模。
其中,中部地區企業債券融資的成本最高,各年加權平均成本達到6%,其次是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5.32%和4.73%,東部地區最低,加權平均利率僅為3.61%。同時,股權融資成本的區域分布則呈現東部、中部、東北、西部階梯上升局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