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8月9日晚間,科大訊飛發布2017年半年報。據半年報,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但公司十大流通股東榜單顯示,今年二季度,包括信托計劃以及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均對公司進行了布局。
其中,平安大華基金-平安銀行-中融國際信托-中融-財富騏驥定增27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在今年二季度攬入699.29萬股,位列前十大流通股東第八位;阿布達比投資局緊跟其后,持股數量為642.62萬股。值得一提的是,按目前披露的半年報來看,科大訊飛是阿布達比投資局進駐A股公司的兩家之一(另一家為山東華特)。
此外,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也在同期不斷吸籌。股東榜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增持公司307.23萬股,持股數量約為1226萬股(第七大流通股東)。個人投資者郭超則踩在前十大流通股東門檻線買入科大訊飛568.88萬股,而匯金公司則依舊保持自身籌碼,未作增減操作。
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02億元,同比增長43.7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58.11%。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7886.7萬元,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10.9%。
對于業績的下滑,公司稱主要有兩個因素。首先,公司在人工智能重點應用領域持續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渠道建設和產業布局,費用增幅較大。半年報顯示,公司持續加大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及應用研發,對應產生的研發費用化支出及資本化攤銷3.5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9 億元,增長63.75%。另一方面,建立覆蓋全國的營銷渠道和服務網絡,對應產生的銷售費用發生4.14 億,較上年同期增加 1.65 億元,增長66%。
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公司 在2016 年收購參股公司訊飛皆成部分股權,在合并報表中按財務準則實現投資收益(非經常性損益)1.17 億元,該部分收益導致 2017 年科大訊飛非經常性收益比 2016 年同期大幅減少。 不過,公司表示,“訊飛皆成在收購以后經營狀態良好,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 3141 萬元,銷售收入和稅后利潤均較2016 年同期大幅增長,今年可以超額完成收購時的業績承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