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澎湃新聞8月14日消息,據了解,這臺超級計算機由惠普公司(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設計研發。該公司稱,這次任務是他們與美國航天局聯合開展的一項試驗的一部分。這臺超級計算機所裝載系統將在軌工作一年,旨在了解超級計算機在太空惡劣環境中能否長時間工作。
對于太空探索,尤其是火星任務來說,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但目前太空計算能力極其有限,許多太空研究項目的計算要靠地面完成。對火星附近的探索任務,一個回合的通信可能存在多達40分鐘的延遲。在宇航員無力解決問題的緊急情況下,這樣長時間的延遲意味著潛在的危險。
惠普公司CEO梅根·惠特曼(Meg Whitman)在自己的個人推特賬號也對此次進行了評價,她對惠普公司與NASA達成的合作表示祝賀。
“火星任務需要能長時間運行的先進機載計算資源。為滿足這些需求,我們需要提高相關技術在太空的工作能力,以更好地保證任務成功。通過向太空發射超級計算機,惠普企業正朝著這個方面邁出第一步。” 惠普企業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阿蘭·安德烈奧利在一篇公司博客上說。
據他介紹,通常情況下,進入太空的計算機都必須經過物理“加固”處理,以抵御輻射、太陽耀斑、亞原子粒子、微流星體、不穩定電力等惡劣的太空環境,但這需要花費時間、金錢,并且帶來額外重量。他們送上太空的超級計算機名為“太空計算機”,是一個基于Linux操作系統工作的水冷系統,硬件沒有任何調整,而是改而采用軟件“加固”方式。
據了解,惠普公司采用的這種新“加固”方式會根據當前情況實時管理計算機系統,減少環境誘發錯誤。它通過了至少146項安全測試和認證,最終才獲得美國航天局批準進入太空。
在安德烈的博客中還指出,這次的超級計算機實驗不僅會展示在推進太空計算方面需要的技術,未來還會給改進地球高性能計算機,或者其他領域的技術帶來連鎖反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