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瀚信資產投資總監楊曉虎認為,周期股并沒有走完,其主要理由是供給側改革正在推進,環保核查力度也沒有減退,商品價格正在上漲,全球經濟也在向好。因此,楊曉虎認為周期品還有機會,近期的調整也很正常。
引領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溫鵬春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就經濟運行而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落后產能與過剩產能將得到有效化解,因此對相關企業直接構成利好。且伴隨著去產能工作的高效推進,以鋼鐵、煤炭等行業為主的部分企業利潤已經得到有效改善,客觀上支撐了近期該類周期品種股價的上行。但是,如果就此認為周期股已經進入新的周期還為時過早,因為經濟運行依然在復蘇之中。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雖然周期股在短期有較大的漲幅,但是我國現在處于經濟企穩復蘇期,相關商品期貨價格在未來將處于上升階段,周期股的業績還會繼續釋放。就中長期來講,馬澄表示將繼續看多周期股,在操作上周期股的短期調整依然是介入機會。
金浪投資基金經理余淦中則認為,周期股上漲到目前這個階段,需求端拉動的邏輯逐漸被市場認可,同時供給側改革及環保政策也使得“供給緊”的邏輯進一步強化,供需失衡背景下的“漲價”行情將繼續。
乾元資始李寶認為新周期不是需求U型復蘇,而是經濟L型下的供給出清,必須重視供給側。他表示:“新周期的核心是從產能過剩到供給出清、行業集中度提升、剩者為王、強者恒強,行業龍頭資產負債表持續修復為新產能周期蓄積力量。但也應該注意風險,尤其是要關注下游產業對漲價的承接情況以及通脹的情況,這兩個因素均有可能導致周期行情的結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