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半年報顯示,目前中廣核技已建立起“內生增長+并購擴張”雙驅動的發展模式。一方面,通過產業并購快速實現行業整合與產業布局;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混合所有制優勢,將民企的市場化特點和央企的資源、管理等方面優勢相結合,有效推動并購后的內生增長。
張劍鋒介紹,圍繞核技術應用領域,并購各個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再以資源整合的方式,打通產業鏈各個環節,上下游協同發展,最終轉化為其內生發展力量,是中廣核技目前的主要發展模式。
短短幾年之內,中廣核技迅速成長為全國領先的工業電子加速器供應商、全國領先的電子束輻照服務運營商、全國領先的特種線纜材料生產商,以及全國領先改性工程塑料生產商之一。
張劍鋒認為,中廣核技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混合所有制的優勢逐漸凸顯。據了解,國有企業有資源優勢,而核技術領域市場化程度高,大部分為高科技民營企業,能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這恰恰是國有企業難以做到的,但民營企業也存在資源實力不足的短板。
“在混合所有制的主導下,市場競爭力大幅度提升,主要體現在業績上的變化,電子加速器及輻照加工服務業務目前是行業絕對的龍頭地位,不僅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產品也賣到海外市場,占據中國出口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此外,許多過去不敢想、不愿做的輻照新應用,現在都可以落地,都可以逐步實現產業化?!睆垊︿h表示。
據了解,報告期內,中廣核技在電子加速器研發及工業化應用開發方面取得實質進展。包括:首臺套4/6MeV能量可切換無損檢測用電子直線加速器順利通過客戶驗收,技術指標全部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中廣核技與客戶簽訂半鋼絲乘用子午線輪胎輻照預硫化電子加速器銷售合同,標志其成功實現電子加速器在輪胎預硫化領域的產業化突破;國內首個電子束輻照處理工業規模印染廢水示范工程在浙江省金華市正式啟動運行,引起IAEA高度關注;在此基礎上,中廣核技與清華大學聯合申請的“電子束輻照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的技術標準”,正式通過中國核學會標準工作委員會的立項。
張劍鋒強調,單一民企在這方面積極性不足,資源也不夠。而單一國企的機制不夠市場化,也難以承擔核技術應用新領域開發的重任,但混合所有制企業克服了上述兩者的不足,就可以在核技術應用市場大顯身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