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經濟參考報23日消息,據了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基金來源于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其中,基礎養老金由財政撥款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現收現付;個人繳費、地方人民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集體補助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并且采取實賬積累方式,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規定計息。
人社部公布的《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08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5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5270萬人。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933億元,其中,個人繳費732億元,基金支出2150億元,基金累計結存5385億元。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近日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關系到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也關系到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人社部已正式啟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投資運營。截至6月底有8個省區市已經與社保基金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4100億元人民幣,其中1721.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
下一步,人社部將研究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研究開發投資監管信息系統,提高信息化監管水平,建立以投資績效管理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科學評價基金整體、各類資產、投資組合的投資業績,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