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棉紗期貨的推出,豐富和完善了棉紡產業鏈套保工具,有望為上市棉企穩定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在近日由鄭商所支持、知更信息在北京舉辦的“首屆機構投資者(棉花與棉紗)策略會”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棉紗期貨將會受到棉紡產業的青睞,尤其會受到上市棉企的重點關注。
中儲棉花信息中心副總經理程杰在會上表示,近年來,隨著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推進,棉花價格波動風險加大。從當前天氣及國內棉花生長情況看,今年國內棉花不論是種植面積還是單產都比較好。但國內棉花仍產不足需,需要拍賣國儲棉及進口補足缺口滿足消費。
中國中紡集團棉花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朱晛華認為,國際市場棉花供求相對寬松,最大棉花出口國美國天氣良好,種植面積增加,單產預期增加,使得國際棉花供給在新年度會持續提升。總的來看,今年棉花供求外松內緊,市場需求不旺,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快,全球經濟互聯互動程度加大,棉紡織企業面臨市場形勢復雜,企業利用棉花期貨套保積極性增加。“隨著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行業對棉花期貨交易參與度越來越高,尤其是今年,企業利用基差交易開展棉花流通、貿易的數量比重增長明顯,一些上市公司將起到較好帶頭作用。”
據了解,自2004年棉花期貨推出后,部分棉紗產業鏈上市公司就積極參與棉花期貨交易,例如華孚色紡、孚日股份、聯發股份等企業,均較早參與棉花期貨交易,鎖定部分棉花價格成本波動。
光大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紡織服裝首席分析師李婕介紹說,上市棉企通過棉花期貨交易有效控制了市場風險,也穩定了盈利,“華孚色紡2016年報及2015年報均披露了公司參與棉花期貨、遠期外匯等衍生品投資情況及收益。”
上市棉企積極參與棉花期貨,緣于棉花期貨市場運行平穩,功能發揮較好。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棉花期貨不斷成熟,日均成交量從每天幾萬手到現在的20萬手,持倉量日均維持30多萬手,能夠滿足企業套保需要。從期現價格相關系數來看,期現價格相關性不斷增強,穩定在0.9以上,棉花基差變化也越來越有規律,這為棉花產業客戶參與棉花期貨套保提供了比較好的市場環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