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經濟參考報28日消息,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當前要抓住央企效益轉降回升的有利時機,把國企降杠桿作為“去杠桿”的重中之重。今年前7個月,中央企業利潤由降轉升,但是高杠桿也成為多方關注的潛在危機和國企經濟痛點。
記者從國資委了解到,國資委對一些高負債企業實施負債率和負債規模“雙管控”,通過預算、考核、薪酬、投資管理等方面聯動,加大管控力度。“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12家央企與有關銀行簽訂了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此外,國資委還鼓勵企業通過IPO、配股等方式從資本市場融資,改善資本結構;支持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盤活存量資產來籌集發展資金,盡量減少對負債的依賴。
作為應對去杠桿的重要抓手,目前多家央企的債轉股工作正在加速推進中。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引入八名投資人以債權或現金的方式對公司全資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合計投資金額為人民幣218.68億元,最終金額以主管部門核準確定的為準。涉及的兩家子公司此前受全球經濟和航運市場等不利影響,資產負債率、企業財務費用及資金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中船重工擬在兩家子公司層面實施市場化債轉股,投資者以“收購債權轉為股權”及“現金增資償還債務”兩種方式對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進行增資。
此次的八名投資人中,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將分別以債轉股的形式向大船重工與武船重工進行增資,投資金額合計70.34億元,其中信達資產出資50.34億元,東方資產出資20億元。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華寶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伙)則以現金對兩家進行增資,投資金額合計148.34億元。
此外,中國寶武、中國一重等一些中央企業的債轉股工作已經取得積極成效。地方國企也紛紛通過債轉股降低杠桿率。山西國資委、建設銀行、潞安集團、晉煤集團今年上半年簽署總規模200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促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廣東省政府5月明確要求積極推動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150億元和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200億元的債轉股工作,并積極推動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00億元的債轉股工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