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8月29日晚間,浦發銀行發布2017年半年報。報告期內,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33.54億元(集團口徑),同比增長1.44%;利潤總額367.51億元,同比增長4.05%;稅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1.65億元,同比增長5.21%。
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在業績會上表示,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負債和資產結構的優化。比如,在大類資產配置上,加大了消費信貸配置等。
收入方面,上半年浦發銀行表現亮眼的是非息收入,而且非息凈收入占比創下歷史新高。報告期內,浦發銀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315.51億元(集團口徑),較去年同期增長16.61%,非利息凈收入占比37.85%,同比增加4.92個百分點。
“非息收入中一半以上是資產管理收入。此外,托管業務、投行、交易等份額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浦發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陳海寧解釋稱,總體來說,非息收入的增長體現了點多面廣的特征,也表明浦發銀行已培育出更多增長點。
半年報顯示,浦發銀行的交易銀行特色業務量達2.74萬億元,同比增長了30.48%。
對于浦發銀行傳統強項對公業務,劉信義表示,資產和客戶等結構都有所調整,保持了貸款小幅增長。截至報告期末,浦發銀行的對公存款余額26458.56 億元, 較上年末增加 1361.38億元,增長5.42%;對公貸款余額(含票據貼現)18589.79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776.96億元,增長4.36%。
在貸款結構上,截至報告期末,浦發銀行的公司貸款占貸款總額59.39%,較上年末下降3.27個百分點;個人貸款占比38.60%,較上年末上升3.48個百分點。
與其他銀行一樣,浦發銀行也在積極去杠桿。報告期內,該行同業資產規模壓縮了近3000億元。
零售業務方面,浦發銀行表示,圍繞“保收入、調結構、重管理、控風險”的經營指導思想,財富管理、零售信貸、信用卡業務實現穩健發展。其中,信用卡業務表現亮眼。報告期內,浦發銀行的信用卡累計發卡3462.74萬張,同比增長54.62%;流通卡數2243.73萬張,較上年末增長32.95%。
資產質量方面,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但總體風險可控。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率2.09%,較上年末上升0.20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準備金覆蓋率154.21%,較上年末下降14.92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撥貸比)3.23%,較上年末增加0.04 個百分點。
浦發副行長劉以研解釋,各銀行客戶結構不一樣,處置順序不一樣。浦發對公業務體量最大,在長三角地區體量也最大,不良資產有一個暴露過程,清算期不良率都會有提高,但未來會減緩。“浦發銀行今年不良率都會處在一個高點,但這會比較真實,早暴露,早處置”。
實際上,浦發銀行風控工作隱含的一個重心就是要出清不良,盡快把資產質量真實暴露出來及早化解,提升資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