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實行的是計劃電市場煤, 煤電利益難以調和,煤炭價格漲了,煤炭企業歡天喜地,但煤電聯動機制缺失下火電行業哭了,滿臉愁苦,陷入經營絕境,火電企業不得不找政府要政策,要補貼,要低價煤,但是煤價是市場化的,政府怎么能夠出面干預市場定價的煤炭價格呢。反過來,煤炭價格暴跌,煤炭企業愁眉苦臉,經營陷入困境,火電行業喜上眉梢,并利用壟斷優勢不斷壓低煤價,延遲支付煤炭貨款,讓煤炭企業雪上加霜,紛紛向政府投訴火電行業的霸道,可誰也離不開誰,真是一堆歡喜冤家。
如何讓煤炭與火電成為一個利益一體,不再是一堆歡喜冤家,最好辦法就是合并,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成為一家子,煤價上漲,煤炭不能吃獨食,就以煤炭利潤補貼火電行業,煤價下跌,火電行業也不能吃獨食,以火電行業反哺煤炭行業,形成一個產業閉環,從而防止風險外溢。
這是有成功案例的,那就是中國神華,14年以來煤炭價格暴跌,很多煤炭企業虧損慘重,杠桿率高企,甚至于發不出工資,需要政府不斷救助才能勉強生存下去,可中國神華憑借著強大的火電裝機容量,雖然利潤有所下滑,但依然實現不錯的收益,14年每股收益1.88元,15年每股收益0.81元,16年1.14元,中國神華的煤電聯營模式屹立不倒讓高層看到了煤電聯營的穩健經營能力,得到巨大啟發,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實施經營一體化,就是化解煤電博弈困局的一招大棋,實現煤電聯營,構建煤電一體化,是解決目前中國煤電矛盾的重要舉措。
16年以來,煤炭與火電行業的矛盾日益尖銳, 3月17日,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楊昆在2017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預測會上表示,2016年,煤電企業利潤出現斷崖式下跌,五大發電集團煤電利潤同比下降68.6%;2017年,煤電產能過剩風險顯現,燃煤發電企業或面臨全面虧損。但是煤炭行業春風滿面,賺得盆滿缽滿,20日從“2017夏季全國煤炭交易會”上獲悉,隨著去產能效果顯現和煤炭價格回升,今年以來,我國煤炭行業效益有所好轉。1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1233.4億元,而去年同期利潤僅13.9億元,利潤增長了近90倍。(原標題:杜坤維:神華與國電合并只是產業鏈整合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