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五,滬指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站在3300點以上,且連續5個交易日未回補3331點至3336點之間的缺口,階段性強勢盡顯。2017年中報披露完畢,A股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均創下近6年新高。此外,從成交量、持倉賬戶、融資融券余額等市場數據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正在提升。因此,3300點之上,需要用更積極的眼光看待A股投資機會。
第一,當前市場的一些積極變化。最直觀的變化是成交量,上周,滬市共有2個交易日成交量超過3000億元,深市成交量也明顯增加。換手率決定個股的高度,成交量決定股指的活躍度。3000億元成交量向來被視為市場活躍度分界線,在此之上,市場流動性較好,更多增量資金才有進場意愿。可以預期,隨著藍籌股成交的日漸活躍,以及創業板反彈的持續,兩市成交量較以往出現質的上升,是大勢所趨。同時,截至9月1日,兩市融資融券余額接近9500億元,在近一年來僅次于2016年11月的9700億元,高于4月的高點9407億元。這表明,在QFII、“國家隊”和機構資金大買之后,普通散戶、中戶、大戶有加速入場的跡象。8月份以來,每周新增投資者數量均超過32萬戶,處于近期的高位和一年以來的次高位。從A股所處的歷史位置看,截至9月1日,上海市場平均股價9.48元,平均市盈率18倍;深圳市場平均股價13.08元,平均市盈率37倍。兩組數據均處于歷史中位數偏低的位置,較歷史最高值距離較大,一旦選擇向上,空間將較為可觀。
第二,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創近6年新高,為股指中期向上打下基礎。中報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和凈利同比增速創出近6年新高。3316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89%;合計創造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7.9%,創出自2012年以來最佳水平。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3.56%,凈利潤同比增長僅6.39%。即使剔除溫氏股份業績下滑的負面影響,創業板凈利潤增速仍有下滑趨勢。可見,以業績論,未來的大機會仍在主板而非創業板。此外,從鋼鐵、煤炭、有色等周期類上市公司已經披露的三季報預告看,這些行業的盈利增速在今年內有加速的趨勢。這一方面將促使周期股行情深化,另一方也使得整體市場大概率會出現易漲難跌的局面。分行業看,采掘、交通運輸、機械設備、建筑材料、商業貿易等,凈利增速出現由負轉正的拐點,值得關注。整體而言,一線藍籌股業績穩定,二線資源股業績繼續向好,部分小盤成長股盈利能力開始脫穎而出,為股指中期向上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3300點之上的板塊輪動。由于獲利籌碼眾多,滬指短期內或回踩3331點附近缺口,不過,再度大幅向下的概率極低。當前,“周期三雄”煤炭、鋼鐵、有色類個股已經出現二波上漲的加速趨勢,尤其是業績超預期的鋼鐵股,更是成為上周市場的明星,韶鋼松山(000717,股吧)、安陽鋼鐵(600569,股吧)、新鋼股份(600782,股吧)等,均創出階段新高,且上游的材料行業個股如濮耐股份(002225,股吧)等,在上周五出現補漲。可以預期,本周鋼鐵股將繼續保持強勢,帶領周期股向上拓展空間。一旦周期股出現調整,資金自然而然又會回流科技股、雄安概念股、國企改革股和次新股等。整體而言,由于市場情緒的回暖,增量資金的進入,藍籌股與題材股從蹺蹺板效應變為交替上漲,往往在日內就完成洗盤,在收盤時均以紅盤報收。這也是當前盤面出現的積極變化之一。筆者認為,周期股行情已經從業績驅動上升到情緒驅動的層面,資金有了更多主動攻擊的意愿,這種攻擊意愿反映在情緒上,使得A股的整體風險偏好在近期有了明顯上升。從上周末的消息看,三季報業績優秀的周期股、軍工股、蘋果概念股,有望成為本周的熱門關注標的。(原標題:張俊:“慢牛”或起步3300點 投資者應更積極)